第七零四章 拆分,重組(第2/3頁)
章節報錯
合著大家乾巴巴的在這裡站了一個多時辰,就等來這麼個讓人迷茫不已的答覆?
“四大書院目前開設有哪些科目?”李元吉沒管大臣們的反應,看向禮部尚書唐儉。
“回陛下,目前開設科目一共十類一百五十五科……”唐儉暗暗苦惱著嘆了口氣,臉上表情很是委屈,一百五十五科啊,老夫哪能記住每一個科目?再說,書院只是歸禮部管轄,但禮部要管的事情多了去了,自己是尚書,哪能記得這麼清楚?把分管的侍郎叫來,他也未必能全部記下來,因為侍郎管的也只比唐儉少一半而已。
“說大類!”李元吉愣了下,意識到唐儉會錯意了,不過也暗暗的有些感慨,想不到已經有這麼多科目了。
唐儉猛的鬆了口氣,大類好,大類自己能記住,連忙開口道:“一共有十類,分別為農業,工業,經濟,政治,醫科,理科,化學,法學,教育,地理。”
這十類裡面包含了所有相關的科目,若是放在後世,這十個類別,足以建設二十至三十座重點類大學。
顧名思義,農業類就是包含了所有的農業科目,跟農業有關的全部都有研究,包括什麼時候種植,如何合理的種植可以提高產量,研究不同狀態植物的原因等等。
工業的類別就比較多了,重工業,輕工業,船舶工業,機械工業等等。
經濟則分為民事,官方兩個類別,課程不一樣,畢業學生的對口單位也不一樣,民事的主要就是學如何做生意,包括詳細的調查什麼的,官方要包含整個朝廷的經濟統計,稅收等等,這些在民營企業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後面的基本都是這樣的類別,而在此之前,這十類學科,在四大書院內是共存的,這雖然看似是資源的均勻分配,但實際上還是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浪費。
雖然某個書院在某個區域內會稍微強一些,但是強的也是有限的,有時候也會因為經費的問題去紅脖子。
這麼高科技的東西,李元吉並不準備讓大臣們參與進來,因為有些道理,他們現在是不明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專業的劃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並不是說大家抽籤子,抽到哪個就要哪個,這不現實。
李元吉拿來了紙和筆,默默的將這十個科目記了下來,然後又取出一張新的紙,上面分別寫上了五個地區的名字。
長安,洛州,鎮北,揚州,廣州。
有些專業是可以重複的,比如說醫科,但重複也是有限度的,也是根據情況的,而在李元吉的規劃中,除了洛州以外,其他四個地區都有醫科。
比如說教育,五個地方都有。
“長安書院以後只有經濟,政治,理科,醫科,法學,教育這六類。”
“洛州書院只有農業種植類,工業,化學,教育,地理這五類。”
“鎮北書院只有農業種植牧業類,教育,經濟,地理,醫科這五類。”
“揚州書院只有理科,教育,經濟,醫科,農業漁業類這五類。”
“廣州書院只有工業船舶類,經濟,農業,醫科,教育,地理這六類。”
李元吉將最新的分配說了出來,將原本四個書院四十個總類,縮減成了五個書院二十七個總類。
直接縮減了將近一半,均攤一下的話,就是直接砍掉了一半。
說砍掉可能有些不太合適,而是應該被稱之為資源的整合。
“這……”大臣們紛紛懵逼了,聽不懂啊,搞不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