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五章 以農為本(第1/2頁)
章節報錯
現在是技術行天下的時代,整個大堂上下,對於科學院都有著比較特殊的感情。
這還是以前,若是等到科學院拿出了對農業更有幫助的設施出來以後,那麼科學院在民間的聲望可就徹底的上天了。
這個時候,自己一個即將退下去的老人去跟科學院叫板?
就因為人家沒有聽從自己的安排,天天到現場去盯著?
基本不用怎麼懷疑,天下肯定是罵自己的居多,陳叔達才不傻呢,反正只要能解決問題就行,反正科學院裡一堆都是怪胎,沒一個正常人。
許海雖然走了,但陳叔達現在依舊是美滋滋的。
雙腳踩在這條剛剛修好的水泥路面上,心中更是忍不住的散發出一股自豪的感覺。
想當年,誰敢想象會有這樣的道路?
再想想未來,路上跑著的,到處都是滿載貨物的卡車,速度快,運力大,更重要的是,運輸物資的時候,不再像以前那樣十不存一,一臺車只需要兩個人就可以了,就算再多點,配上四個人是綽綽有餘的。
雖然四個人的消耗也不少,但優點在於速度快,走在這樣的路上,按照在試驗場內得出的資料,只需要三天就可以從長安跑到洛州。
這還是僅僅只在白天行進的情況下,如果日夜不停的行駛,理論上只需要一天半的時間就可以到了。
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那只是理論速度,不考慮一切其他因素的情況下,而實際操作中,則需要考慮天氣情況,亮度,路面情況等等,但即便是這樣,四個白天,或者兩天兩夜,也足夠跑完這一個全程了。
而火車跑完一趟,也需要一天多一點的時間,如此一來,卡車不比火車慢多少。
但不管怎樣,對於沒有通鐵路的地方,水泥路就是最重要的交通設施,他可以很好的彌補鐵路留下的空缺,可以將整個大唐連線的更加緊密。
一條條鐵路,一條條水泥路,就像是漁網一樣,緊密的連線在一起,將大唐的每一塊土地都給劃拉進來。
陳叔達有些鬱悶,他覺得自己好像有些等不到那一天了,因為這不是三五年內可以做到的事情,況且自己年紀也大了,身體也出了些問題,這讓陳叔達心裡很是沒有底氣。
……
關於推拉桿的問題,其實就是個液壓桿的事情,有了液壓桿,一切問題也就解決了。
李元吉知道問題的原因,但卻沒有能力去解決這個問題。
而液壓桿又是個比較高階一點的東西,所以李元吉對於這個,基本上是不抱什麼希望的。
而且還涉及到電路的問題,現在連個電都還沒搞明白呢,上哪搞電路的事情?
所以,李元吉倒是看的很開,折騰歸折騰,但是也就折騰下算了。
李元吉最感興趣的,還是農業方面的裝置。
一是這東西意義比較重大,一但全面投入使用,對於人口勞動力將會是極大的衝擊,同時可以解放出大量的勞動力去幹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