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九章 你歪樓的本事朕服(第2/2頁)
章節報錯
咦?這麼一想,火炮是不是也可以安裝在卡車上?這樣不論部隊推進到哪裡,火炮都可以隨時提供支援?而且有了卡車,只要後方能夠把物資送上來,前線基本不會怎麼缺少彈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要不咱們先小規模的搞一下試試?”說到後面,程知節的聲音越來越小。
雖然他覺得很靠譜,可那只是腦子一熱想到的,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另外,是李元吉前面的話誘導了他,所以他才直接說出這些話來的。
“火炮安裝在卡車上好像有些不太靠譜,後坐力太大了,不過前面兩個聽起來好像有些操作的空間。”房玄齡則是眼前一亮,這的確是個辦法。
不過辦法歸辦法,皇甫無逸也有話說:“而且,如此一來,軍隊的規模甚至不用繼續去擴大了,在擁有大量卡車的前提下,部隊的戰損將會更低,而擁有如此強悍的機動能力,也代表著相同的部隊可以控制的範圍會更大一些,以往需要十萬人可以完成的,現在或許只需要五萬人,甚至是三萬人就可以完成,在敵人找到解決辦法之前,裝備了這種卡車的軍隊,似乎是無解的……”
屁的無解……
李元吉暗暗啐了一口。
說這話的是程知節,是房玄齡,還是其他人,李元吉都可以理解,但說出這話的是皇甫無逸,那李元吉就要好好思考一下了。
這不是針對皇甫無逸個人的,而是他的身份決定的。
皇甫無逸是戶部尚書,掌管財政大權的大佬級別人物。
軍隊擴建,軍隊的維護開支,這些軍費,都是要從戶部拿出去的,而且每年的軍費還要不斷的上漲,歷年以來,戶部在統計,劃撥經費的時候,軍費是永遠排在第一個的,搞完了軍費,才會去給其他衙門分配。
而軍隊未來的開銷會越來越大,特別是裝備了步槍等熱武器的軍隊,開銷將會更大,槍,炮是可以重複使用的,但是子彈和炮彈以及手榴彈卻是一次性的,一到大戰的時候,戶部就要將備用的資金全部投進去給他們生產彈藥。
既然這是無法避免的,為什麼不走精兵路線?透過裝備的強化,讓他們以更少的人,去完成更多人才能完成的任務?
雖然短期來看開銷是增加了,可是從長遠來看的話,還是省錢的。
一千個人去開槍,無非也就需要一百臺卡車而已,但是一萬個人開槍,所需要的子彈,正常的經費,這能買多少卡車?
所以,皇甫無逸算的是經濟賬。
當然,李元吉也不得不承認,皇甫無逸說的對,就是要走精兵路線。
但精兵也離不開普通的部隊支援,但不管怎樣,對於軍隊這方面,基本上是不用怎麼擴軍了,但是戰術方面卻需要重新的制定,不過這也不是不可以的。
“這是長期計劃!先說眼下的!”李元吉有些無語,他發現這些人歪樓的本事好像挺厲害的。
這些事就算是可行的,沒個一二十年的時間,能夠做到嗎?
再說了,裝備不需要去研究?不需要去測試嗎?這不需要時間嗎?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兩點,一是修路,二是農業,其他的事情該做還是要做,但是可以適當的放一放,過個一兩年,等大家都適應了以後再去做新的規劃。”李元吉強行將話題拉了回來。
程知節的思路很接近後世的裝甲作戰,但卻是最初級的版本,他只是拿裝甲部隊去當突破敵軍陣型的方式,而沒有意識到它真正存在的意義。
不過程知節能夠想到這一點,李元吉還是很高興的,至少他有這個意識了,這很重要。
不過,這些事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做到的,需要一步步慢慢的來,所以,還是優先解決眼下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在所有的大臣當中,房玄齡算是個乖寶寶般的存在,他從不會去質疑李元吉的決定,就算是提建議,也會很隱晦的去提出來,不會像魏徵那樣直接說出來,不要慫,就是硬剛的態度。
李元吉敲定了這兩點,房玄齡也就將思路放在了這兩點,而藉助著剛才一系列的事件,他也在想著一種可能。
“修路這方面有工部去負責,臣沒什麼建議,但是農業方面,如今所需要做的,一是讓卡車可以翻地,二是不是該研究一種可以挖土的卡車?這樣可以在合適的地方修建水庫,平時從河流中引水進去儲存,一旦發生旱情,則可以使用水庫中的水?澇災的時候,水庫也可以提前放水,待到河流暴漲之後,便將水引入水庫進行分流?……”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