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一章 我們在做夢(第2/2頁)
章節報錯
辭官在家已有半年,這半年來,于志寧看了很多,說了很多,想了很多,也對比了很多。
於是,便有了當下這一幕,有了他手中的這份文書。
“孟攸,將此文書散佈出去!”于志寧喚來了自己的學生。
一個當初自己並不怎麼看好的學生,天賦也很一般的學生,無論學習什麼,他的進展都是最慢的,剛開始的時候,自己還能多用些心,可到了後面,學生那麼多,自己又哪有精力去照顧這個笨學生?
又一個讓于志寧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他的那些學生們,有的選擇了退出,有的選擇改換門庭,有的,則選擇了跟樑子義相同的道路,想在這儒家亂世之中,為自己謀的一份地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人各有志,于志寧都沒有制止,也並未發生痛斥,只要有人找他說這事,他便點頭答應。
繞了一圈,也就只剩下孟攸這個自己並不看好的學生留了下來,並且一直跟隨在自己身邊。
而這個時候,于志寧也終於是有時間單獨調教一下孟攸了,二十來歲的年紀,並不晚,但是考取功名的話,這個就很難了。
四大書院進不去,也就意味著只能加入外面的那些書院,然後上萬人擠破腦袋的去搶那少的可憐的名額,然後再去跟那些天子驕子們去爭奪最終的名額。
孟攸拿過文書,直接看著,這是於志文的規矩,這半年來給他立下的規矩。
是考驗,也是學習,還是點撥,每一次看過之後,孟攸都要說出自己的感想,然後于志寧開始糾正指導。
“孟攸,此後你有何打算?”趁著孟攸看文書的同時,于志寧問著。
自己的學生,沒有前途,沒有出路,這讓自己這張老臉往哪放?靠儒家?呵呵……
“老師,學生覺得還有很多東西都沒有悟透,所以暫未想過將來。”孟攸有些木訥的回應了句,繼續道:“老師,這篇文章若是發出去的話……”
“繼續說!”于志寧看著孟攸,直到這半年,他才逐漸的發現了孟攸的特長,精心培養了半年的時間,孟攸也是越來越讓自己喜歡了。
“這篇文章若是發出去,老師怕是在儒家將再無容身之地,學生覺得,老師不妨與其他大儒商議一番,然後共同發出,效果會更好一些,而且老師在儒家的地位也將會更上一層樓。”孟攸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師徒兩人,這裡也只剩下兩個人了,所以他也沒有什麼好避諱的,加上他也不會那麼多的油嘴滑舌,不會刻意的去討好任何人。
孟攸的這幅脾氣,倒是與于志寧很相似,這也讓于志寧更加喜歡這個學生。
“孟攸啊,你知道為師在陛下麾下這幾年以來,最大的感觸是什麼嗎?”于志寧微微一笑,認真的解釋著。
“學生不知!”孟攸搖了搖頭,這他上哪知道?
“審時度勢!”于志寧緩緩的道出了這四個字,很平常的四個字,也是最經常說的四個字,可是于志寧卻又一次的說了出來。
只不過,這次說,跟以往說,境遇不同,感觸不同,所指的東西,自然也就不同。
于志寧對孟攸的脾氣很瞭解,也就沒有繼續去問他,而是直接說道:“儒家要的是新生,是恢復以往的輝煌,但現在這種情況,他們只能是痴人說夢。
僅僅只是依靠將天下萬門匯聚一團,形成一股大勢,力量自然是大了,可沒有其他的優勢,反而,陛下是絕不會坐視的。
天下,不是靠文人奪來的,而是靠軍隊打下來的。
即便是在和平時期,軍隊沒有作戰,他們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文人的風光或許會蓋過軍隊一時,但自始至終,在任何上層的眼中,軍隊永遠是排在第一的。
儒家想要新生,唯一的途徑便是破釜沉舟,放棄那些不切的實際,多從自己身上找問題,然後改變,儘可能的做到更優秀。
大一統?始皇帝的教訓還不夠嗎?
為師若是與那些大儒商議,這篇文章最終依舊會被髮出去,但發的地方卻並非天下,而是儒家內部。
在自身利益尚未得到保證的前提下,他們是不會考慮其他的。
如果是以前,為師也會這麼做,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為師離開官位的時間比較晚,大唐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中間又經歷了多少的辛酸,為師比任何人都清楚,也都看在眼中。
在黎民蒼生面前,為師的身份與地位,又算得了什麼?
現在的儒家,已經徹底的變了味道,他們只為了統治而統治,只為了自己而統治,沒有人曾經想起過,他們的初衷是什麼?他們的初心又是什麼?
軍人在前線捨身賣命的為大唐開疆拓土,商人們日夜忙碌的操勞生意,為大唐的經濟復興貢獻一份力量,普通百姓,耕種之餘,也在勤勞的找著工作,什麼樣的工作都可以做,科學院日夜不停的研究各種新的科技,書生們日夜奮讀,只為有朝一日,能將自己畢生所學施展出來。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所有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為這個國家,為這個民族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而我們呢?我們在做夢……”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