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八章 儲君人選(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旦太子成人,且孩子也已經長大,皇太孫就會被當做未來的第三代儲君進行培養,儲君斷代是不可能發生的。
這個所謂的斷代,並不是表面上的這個斷代,而是指新君即位的時候,能否擁有短時間內掌控朝政的能力作為評判標準。
如果有這個能力,那麼新君只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梳理朝政,接下來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發展,如果沒有,則很有可能會被奸臣所迷惑,從而對國家帶來巨大的惡略影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七歲開始培養儲君,這個時間點並不晚,剛剛好,而且就算是儲君表現的不行,也還有機會更換儲君,這才是越早確定儲君,就對國家越有利的原因所在。
新君的選擇,往往意味著一個國家到底是走向興盛還是衰敗,時間能夠給出答案,一個沒有才能的人,在太子這個位置上是坐不穩的。
太子雖然閃耀,但也會聚集更多的目光,根本就容不得他去犯錯,所以,能否承受這個壓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不要覺得當上了太子就可以當上皇帝,當上太子,僅僅只是朝著成功又邁進了一步而已,如果說前面只是需要走些泥濘的道路,那麼現在,就需要上刀山下火海了,能夠平平安安的走出來,才算是真正擁有了儲君的身份和權力。
“接下來咱們該怎麼辦?要不要進行資源傾斜?”有人問到。
所謂的資源傾斜,指的是在各自的職權範圍之內,給太子提供更大的權力,讓他去了解,去學習,甚至是做出某些決定,從而進行蛻變。
雖說這是違規的,是越權的,但這種事情在各個朝代都不稀奇,因為這樣有利於太子的成長,而錯誤的話,有他們這些老傢伙震場,錯誤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錯誤的命令根本就發不出去。
“暫時還是不用,此次陛下顯然是帶著長皇子來感受氣氛的,而且初期也多以感受為主,不會過早的讓長皇子進入更深一步的學習,如果沒猜錯的話,接下來兩三年之內,恐怕都會是這樣。”馬周搖了搖頭,否定了這個提議。
李元吉不是那種冒失的人,他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會思考很多遍,思考很多問題,以及可能會發生的問題。
冊立太子,這不是一件小事,容錯率也較小。
為了確保不出錯,確保之後不會發生廢太子的機率,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冊立太子之前,進行足夠的考察。
現在,只能說李承光算是進入了培養階段,能不能透過這個考核,就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了,而且對於太子的培養,講真,他們這些人還真就插不上嘴。
因為他們的那些思想,早就已經落後了,是的,落後了。
當然,這只是比起李元吉而言,跟外界相比起來,他們的思想還是比較先進的,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還有一件事情讓大臣們想不明白,到目前為止,李元吉還沒有對任何一個皇子皇女進行冊封,這也就導致了大臣們見到皇子的時候非常尷尬。
直呼其名?這是不行的,是不遵守禮儀的,但又沒有封號可以稱呼,所以無奈之下,只好以長幼順序來排列。
……
另一邊,李元吉則是帶著李承光漫步在宮中的路上,父子二人各懷心事。
“今日感覺如何?”最終,還是李元吉率先開口詢問,當然,內心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
第一次嘛,能不怯場就算不錯的了,畢竟只是一個七歲的孩子,還能指望他怎樣?
再一個,大臣們也是一改往日常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李元吉是一清二楚,但李承光卻未必清楚了。
“父皇,兒臣……”李承光猶豫了下,有些擔憂道:“兒臣覺得有些不真實,兒臣並沒有在大臣們身上感覺到太多的活力。”
聽到這個回答,李元吉微微一笑,心中有些驚訝。
不知道那幫大臣們若是知道了這個評價之後,會有什麼反應?臉上的表情又會多精彩?
他們倒是一番好心,結果卻忽視了李承光自身的水平。
“回去好好想一想今日這次的內閣會議,總結一下自身的感受,之後再來找朕。”李元吉輕輕的吩咐著,雖然看出了今日的異常,但也僅僅只是看出了而已,作為一個皇子來說,能夠看出來就可以了,而且第一次參加內閣會議就能看出來,這也證明了其自身的能力並不差。
但作為一個未來的儲君,僅僅只是看出來,是遠遠不夠的。
雖然這個要求有點高,但這就是現實,自己剛開始的時候,不也是這麼過來的嗎?
“朕吩咐你的事情,不準與任何人提起,也不準找任何人幫忙。”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