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九章 又一個要走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皇子的培養,任重而道遠。
時間還有的是,李元吉也不想一下子就把李承光推到那個位置上去,對於一個七歲的孩子來說,那是幸福,也是殘酷。
儘管李元吉並沒有表現的太多,但僅僅只是那一個舉動,就已經給大唐帶來了一個足夠響亮的訊號。
“你說,朕的這個決定,影響真就這麼大嗎?”聽到彙報,李元吉覺得有些震驚,不敢相信。
但事實擺在眼前,又由不得他不信。
如果只是一個監事臺的反映,自己還能質疑的話,那麼當暗衛也帶來了相似的反映,那還有什麼理由去質疑?
是的,如果將大唐比喻做一臺始終沒有超過五十邁的汽車,那麼現在,大唐的速度已經達到了六十邁。
而這一切,僅僅只是在立儲之意表達出來以後的結果。
雖說李元吉也很清楚立儲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但卻遠沒有料到,會帶來如此重大的影響。
“君與儲君皆為君,二者缺一不可,這是傳承,也是希望……”很少說話的尉遲敬德望著遠處的天空,碧藍碧藍的,很好看。
政事什麼的,他從不參與,矜矜業業的守好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就行了。
尉遲敬德從不與其他人去爭奪什麼,李元吉給的,他就接著,不給的,他不會去想,李元吉對禁軍的安排,調整,他都一併執行,並沒有利用職權在禁軍中去提拔自己的手下。
爭儲,玄武門,逆襲。
尉遲敬德可謂是全程參與了下來,但他也有些後悔,現在來看,當初的選擇的確是正確的,但卻始終過不了自己內心中的那一關。
如果以前還可以將自己看作是一個忠臣,那麼現在,就連尉遲敬德都不在將忠這個字掛在嘴邊,他不覺得自己是忠臣,因為忠臣做不出那樣的事情。
但他也不會去為了彌補以往的後悔,就去做其他的事情。
與世無爭,安安靜靜,這就是尉遲敬德現在的心態。
“是啊,傳承,多少朝代,又是毀在了傳承二字上。”李元吉嘆了口氣,對於這點,他倒是深有感觸。
歷史上多少朝代都是因為這個被滅亡的,而終究其原因,無外乎一個字,權。
如果去調查的話,會發現皇帝最容易犯錯的時候是有一定規律的,總結一下就是年少與晚年這兩個時間段。
中間的時候,哪怕做些昏庸的決定,但只要自身不是那種昏庸之君,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而這兩個時期,是最危險的,因為昏招會一個接著一個,以至於逐漸的傷了根基。
“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朕想的再多,算的再多,也抵不上一個敗家子。”緊接著,李元吉又搖了搖頭。
一個人,最多能夠左右三代人,三代過後,靠的就是運氣了。
立下規矩,對於有些人來說,這是有用的,但對於有些人來說,這又是無用的,而規矩並不是萬全的,規矩,早晚都是要落伍的。
“陛下,明年的時候,臣想退下來!”猶豫了許久,尉遲敬德終於還是鼓起勇氣說道。
李元吉猛然一愣:“為何?是覺得這個位置不太適合你?還是有其他的想法?”
“這些年來,臣為大唐,為這個民族也奉獻了不少,而如今大唐也日益穩定了下來,各方循序漸進,穩中有增,國力強盛,兵強馬壯,臣雖然還可再幹個十年,可十年後呢?君需要傳承,軍隊也需要傳承。
水師那邊王玄策搞的有聲有色,可是臣卻比他大了將近二十歲,而且,臣覺得自己已經落伍了,現在的戰爭,臣總覺得有些有心無力,繼續留下來,非但對臣無益,對大唐也同樣無益。
趁著現在臣還能走的動,臣想到處走走,算是散散心,也算是欣賞一下大唐風光。”尉遲敬德語氣極為平淡的說著,似是早已想好了一切。
離開,哪有那麼容易?做出這個選擇,更不容易。
軍隊不是官府,軍隊沒有換屆的時間。
除了士兵的服役期是相同的以外,軍官的服役期限是不同的,當然,主要是因為每個人成為軍官的時間不一樣,雖說每級軍官都有相對應的服役期,但軍隊這個特殊的地方,是不可能搞什麼集中換屆的。
尉遲敬德的請辭,倒是打了李元吉一個措手不及。
今年的尉遲敬德,也才四十九歲而已,這個年紀正是幹事業的大好時光,雖說禁軍的日子枯燥了一些,無聊了一些。
“你再考慮考慮吧,朕是不希望你走的,至少再幹五年,等下一代人成長起來再做決定。”李元吉想了想,發現自己並沒有什麼挽留的好語言。
更新換代,新陳代謝,這是無法避免的。
早晚有一天,他們所有人都要被淘汰,歷史是公平的,歷史又是殘酷的,有人要上位,就有人要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