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不說是談儒變色,至少大多數官員在談到儒門這個話題的時候,都會選擇避開,同為官員,在一起討論的時候,沒人會主動提起這個話題。

而在施政中,一些帶著濃郁儒家思想的東西,也被刻意的忽略掉。

雖然有些東西根本就是抹不掉的,但現在卻出現了這麼一副怪相,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抹掉儒家在這近數百年的時間內,在華夏大地上留下的痕跡。

“宣!”李元吉沒有拒絕,對於孔穎達和于志寧二人的求見,他是直接答應了。

他倒是要看看,這兩個人到底在搞什麼鬼?憎惡談不上,在他們身上,能夠看到一些讓自己欣慰的東西,也能夠讓自己看到反感的東西,簡單點說就是集愛恨於一身的結合體。

“草民孔穎達、于志寧拜見陛下~~~”兩人的姿態放的很低,與之前那種當代大儒相比較起來,完全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根本讓人找不到兩者間一絲絲相似的地方。

“二位愛卿有何要事急於見朕?”談不上的感覺,李元吉還是給了二人最大的禮遇。

並未因為他們辭官回鄉,便以對待普通百姓的方式去對待他們,而是依舊將他們看作是官員。

或許,李元吉是從那封告全體同胞書中看出了點什麼。

這次,不是李元吉,也不是馬周等人將他們召入長安的,而是他們自行前往長安的。

暗衛剛將訊息傳回來,馬周還未做出抉擇,便接到了二人踏上開往長安的列車的訊息,後面的,自然也就不用他去做決定了,人都已經來了,還能咋滴?

兩人都在朝中有一些自己的人脈,加上近期又在外面搞了這麼大的動靜,就算他們不主動出面,早晚有一天,皇帝也是要見他們的。

所以,當二人找到房玄齡,請求拜見李元吉的時候,房玄齡便直接來通報了。

“小民此行是來向陛下道歉的……”孔穎達努了努嘴,低著頭,身體微微顫抖著,掙脫了內心的拒絕,放下了高傲的頭顱,艱難的說出了這句話。

而這句話對於他來說,無異於難於上青天。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道歉,而是放下了作為當代大儒的尊嚴,地位,放下了儒門的尊嚴,傲氣與驕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不是他一個人在低頭,而是相當於整個儒門在低頭。

這不是在為他做出的某一件事而道歉,而是為千百年來,儒門所有的作為而道歉。

為千百年來,數以萬計,十萬計,百萬計的儒門中人的所作所為而道歉,這又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做出這個決定?

難道他們真的就做錯了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輩子誰都不可能沒有一絲的過錯,難道就這樣否定了他們這麼多代人,畢生為這個民族所付出的貢獻了嗎?

孔穎達自身來說,他是不願意來道歉的,也不願意做出這樣的妥協,他否定的不是自己,而是整個儒門,而是整個儒門的先輩們。

以儒門的思想來看,這大概也就算得上是欺師滅祖了吧?

可不這麼做又能怎樣?

人都是自私的,孔穎達也並不例外。

于志寧是個很好的說客,他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未來的大勢,包括他們自身的問題以及優勢全部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