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1/4頁)
章節報錯
現代那麼簡單的一件事,在古代卻要一次一次的實驗,費多少功夫才能做成啊。
因為手工皂試驗失敗多次,為了節省材料,慕清每次都不敢多做,這次也一樣,手工皂皂化完成後,慕清用刀子將手工皂切成一塊一塊,放在屋裡晾曬,嚴禁家中幾個小孩觸碰,尤其是調皮好動的甄四郎。
慕清打算年後賺了錢,將甄三郎甄四郎都一起打包送到學堂裡讀書去。
甄三郎過年也才十一歲,識字總要比不識字好。
至於他養的這些羊,現在年底了,除了兩只懷孕的母羊,和幾只今年剛出生的小羊,留了一隻羊自家吃之外,其餘都要拿去賣了,給甄博文湊明年的束脩和考試的費用。
甄大山去世後,甄博文之所以還能有錢教束脩,靠的就是這些羊。哪怕甄三郎不捨也沒用,這幾年他早已習慣了。
這批羊慕清沒有照往年一樣賣給羊販子,而是再送完菜後去問了清風樓酒店的掌櫃要不要,如果清風樓不要,她肯定是要去問張家酒樓的。
清風樓自然也是有自己固定的羊肉渠道的,但多一些新鮮的羊也不是不可以,尤其是酒樓裡因為冬日多了生菜,清風樓的菘菜和秋葵相比較張家酒樓,口感更鮮嫩,品相也更好,使得清風樓生意大漲,需要的食材也就更多了。
掌櫃大概也是考慮到這一點,含笑問道:“不知有多少隻羊?”
“除了小羊崽和懷孕的母羊,有八隻羊要賣。”
目前一隻羊的市場價格是五百文錢,也就是半兩銀子,這還是因為年底,價格高了一些的緣故,平日裡大概只能賣到四百文多一點。
掌櫃道:“這樣,看羊的肥碩程度,我給你每隻羊五百五十文到六百五十文的價格如何?”
來問清風樓掌櫃之前,慕清早已打聽過羊肉的市場行情,羊肉單獨賣的話,是十七文一斤,比上好的肥豬肉還要便宜一文錢。
不是說這個時代的豬肉是低賤的,只有窮人才吃的,羊肉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肉食嗎?怎麼豬肉賣的比羊肉還貴?這不科學。
慕清不知道的是,這個時代糧食有限,人們給煮吃的食物大多是草和糠,就連糠,有時候都是人吃的食物,不捨得給豬吃,所以這個時代的豬肉不僅肉味特別騷,還瘦。
像慕清挑的那種肥肉的肉囊特別厚的,那已經是十分難得的最上好的豬肉了,當然貴。
像豬骨,豬排骨,豬內髒這些沒有油水的,價格都十分便宜。
尤其是豬骨、豬排骨,裡面都是骨頭,人們情願多花幾文錢買全是肉的純肉,也不願意買骨頭,畢竟純肉還能帶油,骨頭,那就是骨頭啊,又不能吃。
談好價格後,清風樓掌櫃原本是要派人去鄉下收羊的,慕清說她可以送來,掌櫃的也沒讓她送到縣城,而是送到清風樓下面的一個莊子上,他提前就與莊子上的莊頭說好了,按照之前講的價格,給了大多都是五百五十文一隻,只有兩只分別賣了六百文和六百五十文。
看來清風樓的掌櫃也不是冤大頭,對市場價格心裡都有數著呢。
八隻羊,慕清又得了四兩並四百五十文銀錢,加上這個冬天陸陸續續送來蔬菜賺的,慕清現在手裡已經有十三兩銀錢了,這在很多農家,是存好幾年都存不到的鉅款,可對慕清來說,這筆錢少的可憐。
甄博文讀書要錢,考試要錢,成親要錢,蓋房子要錢,甄二郎成親要錢,慕清還想給家裡打個井,畢竟每天去村尾的老井裡面挑水太不方便了。
感覺處處都要錢,錢根本就不夠使。
加上慕清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是個省的,三天兩頭的割肉回來燉。
她自己賣羊,反而去鎮子上買羊肉回去燉。
冬季吃羊肉大補的季節,這個時代的豬肉味道太騷,哪怕她每次燉豬肉的時候加了很多調料,又是放醋,又是放酒,還是去不掉那股難聞的肉騷味,慕清實在吃不下去,就用羊肉燉蘿蔔吃。
買個紅泥小火爐回來,在炕上支桌子,一家人就著煮的熱氣騰騰的羊肉燉蘿蔔,吃的滿口留香。
都說冬季蘿蔔賽人參,賽不賽人參不知道,反正經過一個冬天的養膘,甄三郎甄四郎甄香草小甄香他們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豐潤了起來,尤其是甄香草,正處在發育期,原本像停止生長的個子蹭蹭蹭的往外冒,這個冬天才做的新衣服,不過兩個月就短了兩寸。
還好在做衣服的時候就預留了幾寸,用針線將預留的部分放出來就好了。
但慕清覺得還不夠,甄香草還是太矮,得補。
她不光給家裡的孩子們補,沒到去縣城送菜的日子,她還給甄博文和甄二郎送些羊肉燉蘿蔔和糖醋子排。
這時代的豬肉慕清雖然不喜歡吃,但對甄二郎甄博文他們來說,卻是難得的美味。
她在交易系統求購的棉被也到了,慕清一共求購了六床棉被,還有一些粗製的純色棉布,多是以灰色藏青色為主,還有一匹是紅色的,慕清打算用來給甄香草做嫁衣用,平時也可以做兩身穿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