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囿於書房攻典籍,偶聞舊事起疑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陸桑桑摸透了李家掌權者——李老太太的脾氣秉性。

醫學天賦極高,好讀書,對才學出眾之人頗為欣賞。

那麼,想要在這座深宅大院中爭取更多自由,贏得老太太的青眼,便是上策。

恰好,她是高學歷,也愛讀書。

於是,陸桑桑主動向老太太表達了想要學習的意願,果然順利獲得了自由出入書房的特權,不過,條件是每日需呈上一篇讀書心得。

另一邊,婆婆王氏屢次派人來想與她“培養感情”,卻次次被老太太的丫鬟擋了回去,理由冠冕堂皇——“新婦未愈,恐傳病氣於太太”。

陸桑桑樂得清淨,她就不信一個名校本碩生,還搞不定一個市井老太太。

可當她面對老太太的書房時,卻徹底傻眼。

架上盡是醫藥世家的專業書籍:《黃帝內經》《千金要方》《傷寒雜病論》,她翻了翻,頭都大了。

此外,還有一摞她只聽過名字,卻從未認真讀過的經典:《詩經》《周禮》《禮記》《論語》《孟子》《左傳》。

更別提一些聞所未聞的冷門典籍:《易官義》《書經》《三經新義》。

陸桑桑沉思片刻,決定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先從自己最熟悉的《論語》入手,並且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一天讀完!

然而,現實再次狠狠打臉。

書上的古文密密麻麻,既無句讀,也無標點,斷句全憑悟性。陸桑桑盯著那堆文字,頭都大了,腦海裡浮現出碩士學位證書在風中飄搖的畫面。

她一個高學歷人才,居然讀得跟小學生認字一樣艱難,心態瞬間崩了。

但身處“考核”之下,她絕不能認輸!

第一天寫心得時,陸桑桑決定先“假裝懂”。她一邊咬著筆杆,一邊絞盡腦汁,編了一段自認為深刻無比的感想:

“孔子真乃聖人,嚴於律己,嚴於律人,甚至嚴於律動物。正如《鄉黨篇》中記載:馬廄被焚,他先去質問馬有沒有在驚慌中傷人。可見他對自家馬匹的要求之高,連畜生都必須做到處變不驚,更何況人?”

寫完後,她滿意地欣賞了一遍——邏輯自洽,論據充分,思想深刻,妥妥的一篇高分心得!

然而,當心得被老太太拿去看的時候,書房的丫鬟們竟忍不住偷笑了。

陸桑桑眉頭一跳,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

不多時,老太太淡淡地瞥了她一眼,慢悠悠地念道: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然後,老太太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

陸桑桑一臉茫然,少許,終於意識到自己錯在哪了。

原文的意思是:孔子關心的是有沒有人受傷,而不是馬!

她的內心瞬間崩潰:完了,翻車了!本來是想透過展示自己文化人來博得老太太好感,結果弄巧成拙。

書房內,丫鬟們憋笑憋得肩膀都在抖,而老太太端起茶盞,輕輕吹了吹,似笑非笑地看著她:“小孫媳婦,你再好好讀讀?”

自從那次《論語》心得翻車後,陸桑桑便暗下決心:絕不再讓這種低階錯誤發生!

她徹底開啟“雞血模式”,每天泡在書房裡啃書,連吃飯時都忍不住默背幾句。心得寫得極為詳細,每一個字都要斟酌,每一個典故都要查證,甚至連原文中最不起眼的小詞,她都要摳出幾分意思來分析。

交心得時,她更是如臨大敵,交上去後立刻盯著老太太的表情,生怕對方皺眉挑刺。

老太太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心裡卻暗暗感嘆:這孩子倒是認真,就是,寫得太多了點?

畢竟,每次收到心得,她都要額外騰出半個時辰來看完。

不知不覺間,陸桑桑的作息表已經恢複到高考沖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