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出海(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72章 出海
當下局勢膠著,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每個人都闡述了自己的意見,最後他們都看向招嵐。
招嵐站在坤輿圖前,用箭矢往海上一點:“我想派一支兵出海北上,過黃海後,分一批從東牟守捉潛入,帶帛書想辦法聯絡到孔家和顏家的家主。剩下一批繼續北上,在卑沙城或平州上岸,直取薊州和幽州,若兵力有餘,便將雲州和東受降城也一併拿下,與淮南成兩面夾擊之勢,至少先拿到河南,這幾條運河也必須控制在我們手上。”
“我們計程車兵要暈船。”
崔逢春說:“我可以調變暈船藥。”
“一般海邊都有瞭望臺,若是被發覺豈不是要半路交兵?”
掌書記說:“可以用迷彩!”
“那人員調配呢?誰去?”
招嵐說:“楊帥必定要留守大本營,孔家和顏家這邊……崔判官,你來定。薊州和幽州這邊我去。”
楊嗣第一個不同意:“不行,太冒險了!”
其餘人也覺得不妥,招嵐用箭矢敲了敲坤輿圖上的海洋:“現在是冬天,洋流由北向南,我們卻是由南向北,諸位覺得誰能開船短時內北上?”
眾人這才想起來,比起孤軍深入的風險,更大的阻礙在於船隻根本就很難北上。
“但是我能!”招嵐的聲音不大,語氣無比肯定。
崔逢春問:“能具體說說嗎?”
“一個月造好船隻,挑選好將士我再告訴你們。”招嵐並不準備立刻解釋。
一個月後,船隻和人手都準備完畢,只是天氣太冷,就連崔逢春也覺得此行不妥,江都已經裹上了棉衣,可以想象幽州到底有多冷。
招嵐又帶著人集訓了半個月,時間已經到了翻年的上元,但招嵐依舊不改舊志,崔逢春、楊嗣、掌書記許直商量一下,決定用拖字訣。等天氣回暖後,行軍也方便,危險就會降低。
但招嵐卻反問他們:“正月初三那天楊帥送我一塊水晶盞掉下來摔壞了,你們還記嗎?”
“當然記得。”楊嗣說,那天招嵐剛好請他們吃飯,眾人嚇一跳,以為是地龍翻身,不料地面只悠悠地晃了幾下就安靜了,虛驚一場。
“那天發生了海嘯,不過距離我們有點遠,大家感覺不大。”招嵐解釋。
崔逢春愁容未散:“我們論的是出海的事。”
“崔判官別急,聽我慢慢說。”招嵐笑起來,“此次地底地震將地殼中很多物質震出來,短時間內震區海水密度急劇升高,洋流大約有一個月的平緩期,也就是現在。士兵們皆身強體壯,海船也裝上了多齒輪輪旋葉,有風借風無風借葉,一個月抵達卑沙城綽綽有餘。”
《孟子》言:金重於羽者,豈謂一鈎金與一輿羽之謂哉?
千年前便有人意識到密度的問題,即便楊嗣等武夫聽不懂,但崔逢春這種博學多才者且讀過前朝《海潮論》的必然能想明白。
至於多齒輪輪旋葉則是由蜀地井車改造而來,招嵐指揮工匠做的時候就沒避著大家,當時他們也都覺得好。只是等一切準備就緒要出發的時候,卻都擔心起招嵐的安危來。
“正月初三的事,如何能在一個月前就預料到?”崔逢春問。
招嵐啞然,愣了半晌才說:“我夢見的。”
事實上是她感應到的,具體情況她自己也說不清。
眾人齊齊望過來,直覺難以置信,同時又詭異地發現很合理。
畢竟是被祥瑞白鹿眷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