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南至長安,不過五百里之遙,更有綿長的丹水、灞水等河道可資利用。

以聖戰士之體力與戰力,五百里行程,原不需十日之久。

然而張大山依循宋慈所授之策,每攻克一座縣城,便將城中留守的明軍悉數遣散,從中挑選精壯之士收編。

如此行事,難免延誤了些時日。

待他一路風塵僕僕抵達長安,已是二月二十日。

而這短短十日,長安局勢已然天翻地覆。

二月十日,聖教驟然突襲商南。

因事發倉促,且聖教兵力有限,訊息終究未能完全封鎖。

聖教大軍突入商南的剎那,便有人快馬加鞭,將訊息送往長安。

兩日後,此訊傳至長安城中。

陝西巡撫張福臻聽聞聖教大軍自南陽而出,並未顯露出太多驚訝之色。

彼時洛陽戰局陷入膠著,朝廷舉步維艱。

在他想來,聖教的處境想必也不容樂觀。

既已困窘至此,總歸要尋覓破局之法。

對聖教而言,另闢戰場,誘使洛陽戰場的明軍分兵,無疑是上上之策。

細觀聖教所處之勢,其可選項實則寥寥。

他們要麼揮師陝西,要麼自南陽葉縣等地直入河南腹地。

然而聖教的核心目標是與北方農民軍聯合,如此一來,深入河南腹地並非明智之舉。

陝西則大不相同,其北部本就是義軍發源地之一,至今仍有多支義軍活躍,彼此間聯絡緊密。

若聖教能突破陝西防線,便可直接與北方義軍取得聯絡。

屆時,聖教聯合北方義軍南下,洛陽防線的明軍反倒會陷入危局。

是以,聖教兵發陝西,他對此早有預料。

他更篤定,聖教不可能傾巢而出。

畢竟聖教十萬大軍出征南陽,這是眾人有目共睹之事。

整個南陽留守兵力不過萬人,卻還要防備東方的汝寧府、南方的湖廣以及西方的陝西。

除非聖教瘋了,否則絕不可能抽調全部兵力攻打陝西。

既不能盡遣兵力,依據聖教留守兵力估算,四千到五千人應當已是極限。

而這四千到五千兵力,恰好與商南的留守明軍數量相當。

兵力對等之下,聖教想要拿下商南,談何容易?

在陝西巡撫張福臻看來,絕非易事。

雖說聖教攻略南陽時戰無不勝,但所經之戰大多未遇頑強抵抗,多是因城內內亂方有機可乘。

他深知聖教蠱惑人心的手段,早已提前設防。

商南留守的明軍皆非本地人,而是從陝北邊關抽調而來的邊軍,他們的家眷並不在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