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伏虎門來客(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十數人乘坐四輛馬車,帶著繁重的行李。
與周圍的流民相比,他們根本不像是流民,倒像是風塵僕僕的行商。
可與普通行商相比,這十數人又顯得有些過於強壯。
不過領隊的男子卻又有不同,那是一位身材瘦弱的老人,頭髮花白,好似一陣風就能吹跑。
他正是王尚喜,伏虎門長老,王啟武的族叔。
一個多月前,王啟武的老僕風塵僕僕地趕到了位於貴州的伏虎門,並將王啟武的現狀,以及楊奇偉的邀請送到。
對於王啟武的情況,伏虎門內部主要分成兩派。
一派認為,王啟武已經被趕出家門,是生是死也就和伏虎門沒有關係了。
一派認為,王啟武雖然被趕出家門,可到底是伏虎門的嫡系,老門主的親子。
若是不管不顧,未免有些冷血。
不過這份爭論並不激烈,畢竟王啟武只是受到囚禁,還算安全。
而對於楊奇偉的邀請,伏虎門內部的爭論可就激烈多了。
伏虎門與白蓮教有極大淵源,自明朝立國後一直在躲避明朝的追殺。
如今楊奇偉舉兵反明,有人認為是伏虎門報仇雪恨的好機會,理當與楊奇偉合作。
但也有人認為,伏虎門早就大不如從前,眼下雖不能說苟延殘喘,卻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頂尖強者。
唯一的最強者,也不過是宗師境界的王尚喜。
這樣的實力窩在貴州倒也罷了,自保還是沒有問題。
可若說參與到爭霸天下,甚至反明的王朝之爭,很有可能落得滿門盡滅。
有人想要報仇雪恨,順帶著打破伏虎門當下的困局。
有人想要偏安一隅,繼續現在的隱居生活。
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直到聖教在南陽府的種種改革傳到雲貴一帶。
在瞭解了聖教的政策後,伏虎門對楊奇偉,以及聖教的看法有了改變。
經過激烈的爭論後,伏虎門最終做出決定。
由王尚喜帶領門中十數位精銳弟子出山,親自前往南陽瞭解情況,至於是否與聖教合作,全看聖教的情況如何。
是否值得伏虎門冒著滅族的危險跟上。
就這樣,崇禎四年十二月初,王尚喜帶著門中精銳弟子十五人出山,沿著四川進入陝西。
當他們來到陝西南部的時候,楊奇偉已經率領十萬大軍出南陽。
而得到訊息的王尚喜並未著急,而是帶著弟子門人一邊打探訊息,一邊繼續向北方而去。
就這樣,他們一路走走停停,終於來到了此地。
前往洛陽的道路上,一輛馬車跟隨著逃難的流民隊伍,緩慢行駛。
車內,王尚喜靠著車廂,閉目假寐。
忽而,車廂的門簾被拉開,一位三十許的成年男子彎著腰走了進來。
他是王尚喜的親傳弟子元圖。
元圖天資極佳,雖然年紀不大,卻已經是堪比王啟武的武道修行者,更是伏虎門年輕一代的最強者。
元圖來到王尚喜面前,拱手拜道:“師父,已經查清楚了。”
聽到這話,王尚喜緩緩睜開眸子,那雙眼睛溫潤如玉,渾然不似外表那樣蒼老,深邃中又帶著看破世事的睿智。
王尚喜伸了個懶腰,慵懶問道:“情況如何?”
聽到這話,元圖眉頭緊鎖,不由瞥了眼窗外的流民隊伍,低聲道:“我詢問了很多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些來自陝北,有些來自陝西,有些來自陝南,還有些來自山西,有些是被朝廷強逼著趕過來的,有些是被朝廷騙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