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對峙,來自西方的流民(第1/3頁)
章節報錯
洪承疇眼角微挑,若有所思地凝視著曹文詔那張稜角分明的兇狠面容。
他緩緩垂下眼瞼,斟酌字句道:“曹將軍可有破敵良策?”
曹文詔聞言,霍然起身,抱拳行禮:“末將豈敢稱妙計,不過略有些粗淺想法。”
他頓了頓,神色凝重道,“妙計不敢當,只是略有些想法。”
“我曾研究過魔教妖人的手段。”
“魔教妖人雖然聲勢浩大,但幾乎都是步兵,只有極少數的騎兵。”
“若是以步兵與魔教妖人相爭,我們未必是妖人的對手,其武器裝甲還要更勝我們。”
聽到這話,眾人的臉色有些難看,還有些尷尬。
在和聖教交戰的這段時間,朝廷也不是沒有收穫,他們曾繳獲幾套聖教的鎧甲。
如今的聖教有三種鎧甲。
板甲。
鎖子甲。
山紋甲。
其中又以輕型板甲的普及率最高,佔比達到六成。
重型板甲佔比達到一成。
相比鎖子甲,輕型板甲的重量輕了許多,全套僅有十八斤左右。
最重要的是,在面對火器的時候,板甲比鎖子甲效果更好。
朝廷曾用繳獲的聖教板甲做過實驗,以明朝普通火槍的威力,五十米外幾乎很難擊穿重型板甲!
百米外很難擊穿輕型板甲。
從以上資料來看,這似乎並不算什麼。
畢竟百米內還是有著一定的殺傷力。
可!
問題的關鍵在於,大明的火槍以火繩槍為主,換彈速度很慢。
即便是熟練計程車兵,也需要一分鐘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換彈。
一分鐘啊!
足夠敵人殺進殺出幾次了?
更別說洪承疇率領的邊軍火槍並不算普及,十萬大軍都湊不齊一萬支火槍。
就這,火槍的種類繁多,有些更是超過百年以上的歷史,堪稱大明古董!
如果去掉火槍帶來的優勢,僅是以冷兵器對戰,雙方的差距就更大了。
以朝廷得到的情報為基礎,聖教的披甲率已經超過三成!
此次出征的十萬大軍,最起碼有三萬是披甲計程車兵。
而洪承疇的精銳邊軍,棉甲、鐵甲加在一起,不超過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