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房間內氛圍輕鬆,眾人皆是面露笑容。

高迎祥手裡拿著來自南方的情報,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笑得合不攏嘴,忍不住用手狠狠拍了下大腿,高聲叫好:“哈哈哈,好,好,好一個楊奇偉,真是奇人。”

聽到這話,李自成等人眼中滿是期待與好奇。

他們此前聽說有好訊息從南方傳來,因此得到高迎祥的緊急召見。

但南邊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並不清楚。

而自從洪承疇擔任陝西三邊總督以來,高迎祥整日眉頭緊鎖,幾乎從未笑過。現在笑的如此開心,顯然南方來的不是一般的好訊息。

李自成聞言,拱手彎腰,恭敬道:“闖王,不知南方來了什麼好訊息,讓闖王這麼高興。”

他與高迎祥關係親密,是高迎祥的外甥,更是高迎祥手下最有能力的首領之一。

聽到李自成的提問,高迎祥摸著唇上的鬍鬚,微微仰頭,爽朗笑道:“今早傳來訊息,河南南陽府有義軍起事。”

聽到這話,眾人恍然大悟,彼此對視一眼,微微點頭。

因為洪承疇的圍剿政策,以及出色的作戰能力,義軍的壓力越來越大。

不久前,高迎祥分析局勢後,認為陝北已經不是久留的地方,決定向河南的方向突圍,以避開明軍主力。

只是明軍在南方也有阻攔,能不能成功突圍很難說。

現在河南南陽府發生起義,必然會牽制南陽府,以及附近州府的朝廷兵力,為高迎祥南下減輕了極大的壓力。

李自成嘴角上揚,爽朗笑道:“恭喜闖王,實乃天助。”

其他人也紛紛拱手,恭賀道:“恭喜闖王。”

恭賀之後,李自成話鋒一轉,面露憂色,不安道:“南陽府有義軍起事固然是好事,卻是不知道能不能為我等開啟南下的道路。若是不等我們南下就被朝廷剿滅,我們反而要面對更多朝廷官兵。”

聽到這話,高迎祥昂首大笑,開懷不已。

他環顧眾人,笑呵呵地詢問道:“諸位不妨猜猜,南陽府這位豪傑有多少持刀披甲之士。”

眼見高迎祥居然還有閒情雅緻賣關子,眾人也被吊起了胃口。

他們有的低頭沉思,有的交頭接耳,紛紛給出答案。

“闖王當年起事,不過幾百持刀之士。”

“楊奇偉,這名字倒是陌生的很,此前從未聽聞,並非什麼名士。”

“但南陽府的事情能讓闖王如此高興,說明他的實力應當不俗,足以為我營拖住朝廷兵力。我猜有三千持刀披甲之士。”

“三千,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咱們各路義軍起事的時候,多得也不過千餘可戰之士。”

“當今天下流民遍地,可想要準備數千人的武器裝備,豈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高迎祥笑盈盈,抬手打斷了眾人的議論,大笑道:“這位豪傑可非同一般,有三萬持刀披甲之士,其中還有三千重甲。”

他話音落下,房間內陡然鴉雀無聲,眾人皆瞪大了眼睛,滿臉震驚。

三萬!!!

開什麼玩笑。

他們三十六營義軍號稱二十萬大軍,實則持刀披甲也不過五、六萬之眾。

南方一個無名小卒突然興兵三萬!

那可是三萬啊。

三萬人的武器裝備是這麼容易弄到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