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年,義軍的聲勢愈發浩大,明廷為鎮壓義軍,急派洪承疇出任陝西三邊總督,全面負責陝西地區鎮壓義軍的事務。

洪承疇一到任,便給了義軍沉重打擊。

三月。

當時義軍在隴東地區活動頻繁,洪承疇到來後,著手部署對隴東義軍的圍剿行動。

他一方面調集甘肅、寧夏、陝西等地的明軍,包括曹文詔等將領所率的精銳部隊,進行軍事集結;另一方面,收集情報,瞭解義軍在隴東的分佈情況和活動規律。

四月至五月。

洪承疇指揮明軍與義軍在合水一帶展開激戰。

曹文詔率部與義軍主力相遇,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明軍憑藉火炮等火器的優勢,以及曹文詔的勇猛指揮,對義軍造成了重大殺傷。

此役中,義軍損失慘重,許多重要據點被明軍攻破,被迫向周邊山區轉移。

六月至七月。

洪承疇乘勝追擊,繼續對轉移至隴東山區的義軍進行清剿。

明軍採取分兵多路的戰術,對山區的義軍進行搜捕和圍剿。

在這一過程中,義軍的一些小股部隊不斷被明軍消滅,勢力進一步被削弱。

在洪承疇的巨大壓力下,義軍各部惶惶難安。

六月,陝北義軍首領之一王自用,憑藉自己多年的威望,以及過人的能力,聯合闖王高迎祥,張獻忠等三十六營義軍,正式締結義軍聯盟。

王自用被推舉為義軍盟主,率領義軍三十六營,號二十萬大軍!

此前義軍各自為戰,少得不過幾百人,多的也不過兩三萬人。

其中又有大量老弱婦孺,能戰之人不過幾千罷了。

對朝廷而言,義軍雖然鬧得歡騰,可到底只是小患,也給了朝廷各個擊破的機會。

現在三十六營義軍聯合,擁兵二十萬之眾,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幾百人,最多禍害一下村落,便是普通縣城都難以打進去。

幾千人,能禍害禍害沒有準備的小縣城,可若是遇到重城,不過是一盤子菜。

幾十萬人就不一樣了。

幾十萬人呼嘯而出,似江河決堤吞沒一切,沒有不能打的城池。

義軍的聯合讓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但與朝廷相比,義軍不論是人力,還是物力,都遠遠不如。

彼時的義軍,依舊處於絕對劣勢。

他們被困在朝廷的包圍圈,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

但這一切,都在崇禎四年的九月發生了變化。

南陽府距離義軍活動的範圍僅有兩百多公里,最遠不過五百公里。

在楊奇偉拿下唐縣的第二天,訊息就傳遍了陝北各地。

陝北,闖王高迎祥的營地。

一處民居。

房間內有六人,其中又有兩人最為重要。

闖王高迎祥,三十一歲。

李自成,二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