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下之臣(第1/3頁)
章節報錯
裙下之臣
自月耀求娶被拒一事後,國中上下放在公主身上的目光也多了起來。
原先只道是個雖有聲名卻不堪大用的深宮女子,而今看來也還有些用處。
朝臣們察觀四方局勢,感嘆南有麟茂虎視眈眈,西有月耀或存二心,想著將來國境不穩時這位公主或可一用,也好拖延時間穩定局勢。
而世家子弟們則心思活絡,若能搭上線,豢養美人倒是其次,主要還是能與國君親近,世襲承爵自然不在話下,甚至能為家族謀利,也算兩全其美。
有這種想法的紈絝不在少數,在大小宮宴裡更是削尖腦袋往鬱安面前湊。
鬱安煩不勝煩,想把這些靦著臉湊上來的人全部丟出去。
穿女裝尚可忍耐,但被一堆人追著誇閉月羞花、想要登門求娶也太荒謬了。
早前答應禮肅的時候,鬱安並沒想到會有這麼多好事者聞著味就過來。
現在倒好,不僅禮肅會認為他言而無信,就連鬱安自己都覺得此事過分。
好在禮肅沒計較鬱安食言的事,非常貼心地幫他攔下了那堆好事者,面對旁人諷刺挖苦的時候也態度謙卑。
鬱安見不得禮肅白受委屈,便纏著他出宮,走在京都大街上,比困在深宮裡舒坦太多。
而民間也漸漸也流傳出玉安公主的畫像,只是畫技一般又多是臆想,畫中人與鬱安本人的眉眼大相徑庭。
但人多眼雜,難免會撞上皇族的人,鬱安出宮,幹脆就換成了男裝。
烏發高挽的少年衣著幹練,彎著眼睛對禮肅笑。
禮肅乍然一見,愣了好久。
鬱安見他連慣常的君子外衣都維持不下了,不免心軟,不想嚇他太過,只好解釋說,自己穿成這樣是為了避人耳目。
禮肅慢半拍回神,並未提出異議,只是在鬱安伸手過來牽他的時候身體一僵。
顯然還是不太適應。
鬱安眨眨眼,默默將手往回收,但收到一半就被禮肅攥住。
對方目視前方不看他,卻又攥著他的手不放,幾秒後,五指微動,滯緩地穿過彼此指縫。
兩人掌心相貼。
鬱安偷笑,在禮肅看過來的時候又恢複成一派正經。
其實出宮也沒什麼要做的,鬱安陪在禮肅身邊,更多的時候是看對方如何和商民周旋。
這兩年時常出宮,禮肅將南方的情形摸得很透,又貫徹了謀生之道,將積蓄投進商賈行列,交易往來,買賣均沾,竟漸漸成了富甲一方的聞名商戶了。
禮肅對外用的是鬱姓,鬱安初次聽說的時候,還調侃了禮肅。
當初介紹名姓時,禮肅表現得太漠然,鬱安以為他毫不在意,但沒想到對方不僅將他的話聽進去了,還一聲聲“阿鬱”地叫了這麼多年。
不是玉石安然,是鬱郁桓桓,願君長安,每一聲呼喚都在祝所念之人青蔥平安。
鬱安問禮肅為什麼要用他的姓氏,對方只輕輕一笑,“是想借阿鬱的光。”
他笑起來的樣子實在很美,鬱安想起了很多次的煙花盛放。
在這個位面,他們也一起看過煙花。
那時國君並未將這個孩子放在眼中,各類宴會都不提鬱安的名字。
每到佳節,在鬱氏那裡請安過後,鬱安都會去找禮肅。
大概是過節時情緒放鬆,鬱安問起禮肅,為何從不過生辰。
禮肅沒有說話。
鬱安也不追問,坐在鋪了軟墊的凳子上抬頭看星星。
遠天震響,煙火如花。
少年啞聲開口:“我不願賀生。但若是阿鬱生辰,我定慶賀。”
於是往後數年,鬱安在自己生辰時,都會祝禮肅順意如願,賀二人又漲一歲。
往事太遠,當下的鬱安被禮肅帶著接觸各類商賈之事,漸漸得出一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