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交融的夢境(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孔瑄發現自己做了一個夢。
她身處於一片矮矮的樹林中,順著風吹來的方向穿過過膝的雜草,撥開攔路的樹枝,豁然開朗的她發現面前是一個小小的漁村。
臨近黃昏的漁村是安靜的。低矮的房屋邊掛著破洞的漁網,包著頭巾的婦女正用梭子修補著破損的地方。一陣陣海風吹來,帶著鹹腥的味道。
這是海的氣息。
她看著穿著樸實的孩子在小路上游戲打鬧,看著守門的小狗搖尾吠叫,看著婦人們抹去額上的汗水,看著滿載而歸的漁民黑紅色的臉頰上露出了收獲的笑。縷縷炊煙升起了人間的煙火味道,漁村的生活平靜而美好。
她不知道自己為何會來到這裡。在來去匆匆的漁民中間,他們看不見的她正在慢慢地踱著步,靜靜地打量著這個沒有什麼特點的小漁村。
孔瑄爬上了海邊最高的一塊礁石,靜靜地看著夕陽沉入海底,又看著月亮緩緩自海面上升了起來。
——反正總會醒來的。
孔瑄這麼想著,就懶得動彈了。只是靜靜地坐著發呆,就像是漸漸地和礁石融為了一體。
一直到圓如玉盤的月亮升到了頭頂,她才被漁村裡傳來的聲響吸引了注意力。
漁民們擺下了一個大大的祭臺,拿出了各家最好的東西,祭祀海神,祈求風調雨順,希望出海能次次滿載而歸。
海浪大力的拍擊著礁石,濺起的浪花打濕了孔瑄的衣擺。她悠悠然來到了村民的身邊,目光平靜地看著虔誠的信眾祈求神明的垂憐。
——真是愚昧的人們啊,神明怎麼可能會對所有祈求庇佑的人都施以援手呢?
可是她沒有料到,神明真的賜福給了他們——一道悠然的月光直直地射向了祭臺,散碎的星辰漸漸地連成了一條光帶,繞著月光直達祭臺中央。一陣強光過後,祭臺上出現了一個包在襁褓裡的孩子。
“這是神的恩賜啊!”
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人們便紛紛下跪叩首,口裡高喊著感謝神明的話,獨留那個孩子躺在冷硬的祭臺上安睡著。
孔瑄很是好奇地想看看所謂的神賜之子是個什麼模樣,便躍上了祭臺,蹲下身子仔細地打量著那個孩子。
被繡著星月的藍色襁褓包住的孩子頭頂著細細軟軟的藍色的胎毛,月光給他白嫩的肌膚暈上了一層暖光,長長的睫毛在臉上投下淺淡的陰影,就像是神話裡的天使一樣可愛。
孔瑄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的臉頰,奇怪的是,在她的觸碰下,孩子慢慢地睜開了眼睛,藍黑色的眼睛裡映著璀璨的星空。
孔瑄忍不住朝他露出了一個淺淺的微笑,出乎意料的是,那個孩子朝她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澄澈的眼裡映出了她有些驚訝的臉。
孩子一天天長大,他顯露出了自己獨特的預知天賦——他預知何時會下大雨,預知何時會有風暴,預知何時會出現可怖的海嘯。除此之外,他也預知花開花落,預知植物結果,預知蝴蝶停駐的嫩葉,預知鳥兒築巢的新枝。
孔瑄見到過他突然從海邊跑進森林,接住從巢內不慎摔落的雛鳥,也見到過他冒著大雨帶著草藥,為受傷的小鹿治療。
可除了初見的那一面,孔瑄再也沒能在他那浩瀚如星海的眼睛裡看見過自己的倒影。
人們利用少年的預言天賦避開了所有可能存在的風險,解決了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難。這樣,漁民們每次出海有了更多的收獲,漸漸的,小小的漁村變得越來越安定富足起來。人們的臉上都帶著笑容,恭敬而疏離地對待著那個為他們帶來金錢和安穩的神賜少年。
在這個世界裡孤獨地存在著的孔瑄跟在這個被人們仰望的少年身邊,靜靜地分享著屬於他的那一份高高在上的孤獨。
孔瑄以為,接下來她只要繼續這樣枯燥乏味的生活直至少年老去。可就在少年的身高長到與孔瑄平齊的那一天,事情發生了變化——
少年的預言出錯了。
十五歲的少年有些惶然無措地站在海邊,等待著那艘預言裡應該會歸來的船。
可從太陽西沉等到彎月當空,那艘船依然不見蹤影,只有瑟瑟的海風吹著他漸長的頭發,輕輕地在風中搖弋。
第二天,人們才在一處暗礁遍地的淺海發現了那艘已經沉沒的小船,還有已經淹死在海裡的,船上的那位漁夫。
漁夫的妻子哭喊著死去丈夫的名字,哽咽著質問少年:“你不是說...我的丈夫...他...會回來的嗎?可是為什麼...為什麼他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啊?你告訴我...告訴我啊...這是為什麼啊...為什麼......”
這是少年第一次回答不出來村民的問題,他只能靜靜地站在一邊,低聲地向她,也向她死去的丈夫道歉:“很抱歉,可是我...也不知道這到底是為什麼......真的...很抱歉.........”
在村民的勸阻和幫助下,漁夫的妻子安葬了漁夫。在怨恨著少年的同時,她依然將少年的預言奉若圭臬。
漸漸的,預言出錯的頻率越來越高,村民們對少年的意見也越來越大。謾罵的話語越來越粗俗難聽,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對少年拳腳相加了起來。
第一次被石頭砸破額頭的少年只是有些茫然地望著那個投擲石塊的孩子,往日裡甜美的笑容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扭曲而憎恨的臉和不停的辱罵。
——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個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