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當個沒有感情的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她想當個沒有感情的人。
習慣這個詞很可怕,它會慢慢改變你的認知,讓你適應痛苦。
不知不覺校園裡又變成金黃色,操場上學生們奔跑的身影依然熱烈。
溫雨瀾瞥了一眼,收回目光低頭走過。
“溫雨瀾,下課之後我跟你一起去吃飯吧!”說話人是她的新同桌蔣依婷,兩人在班上都沒有要好的朋友,於是在成為同桌以後自然地變成了飯搭子。
蔣依婷跟她慢慢說著話,迎面碰上了劉涵依,劉涵依的性子可比兩人要熱鬧的多,一下子就把場子給熱鬧了起來。蔣依婷也更活躍了,不斷笑著應和她的話,跟溫雨瀾拉開點距離挽上劉涵依手臂親暱得很,但事實上她們並不太熟。
溫雨瀾對蔣依婷這樣的態度見怪不怪了,或是她以前經常形單影只,蔣依婷把自己當成了她的救贖者,在她面前總有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原本說好的一起去吃飯由兩個人變成了三個人,體育課一下她們就跑向食堂。
全程蔣依婷都在跟劉涵依講話,溫雨瀾看她們聊的熱火朝天只覺無趣,安靜地吃自己的飯。
若是放在以前她被人忽視以後定會難過許久,可現在她一點感覺也沒有了,她無所謂別人的態度,因為她只是想找個一起吃飯的人緩解她走在人群裡的焦慮,而蔣依婷恰好也需要一個飯搭子聊天解悶,她倆湊在一起頗有幾分各取所需的意思,她已經不再渴望交朋友了,很多時候她更喜歡一個人獨處不想說話。
自那次看病失敗後她就再也不向溫母訴苦了,說了也沒有用。
她並沒有好。
走在人群裡她總會認為有人在嘲笑她,她很害怕和男生對視,那種審視的感覺彷彿又讓她想起了當初別人對她外在的點評。還沒有與蔣依婷成為同桌時她都是一個人吃飯,她總會單獨找個人少的座位,可有次人多,一群男生跟她擠在一張六人桌上,溫雨瀾記得當時的燈特別亮,她一下子就僵住了,胳膊以一種極其怪異的姿勢搭在桌子上,筷子顫抖飯全掉回碗裡,她的心砰砰直跳。那群男生好像在聊些什麼笑得很開心,溫雨瀾卻覺得他們是發現了她的奇怪在悄悄討論她,最後她還是撐不住把一碗飯全倒了。
而在極端的壓抑日子以後她還是能夠獲得幾天短暫的清明。
時間一長,她竟然産生了種錯覺。
她一遍忍著痛苦一遍欺騙自己,她想著或許她以為的痛苦日子就是她的平常,那些別人生活的點滴才是少得可憐的恩賜。
這樣一想,還有點慶幸。還好上帝並沒有那麼心狠,一個月裡她還有能喘息的幾天。
跟蔣依婷作同桌學會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寫日記,在此之前溫雨瀾從沒有堅持過寫這麼久的日記,可內心的情感實在無處述說,她就把日記本當樹洞,一有壞情緒就寫下來,全部發洩在紙上。
許多年後,當溫雨瀾嘗試寫下青春時,她很感謝這個日記本,記憶這個東西著實不可靠,還好尚有一些文字去幫助她盡可能重現當時的心理。
她寫了很多話,身體一難受就拿出這個小小的本子轉移注意力,很有效果,至少在有作用的那段時間她手心跟胳膊上的指甲印少了很多。
“我的大腦時而清醒,時而被莫名的意識支配,清醒時我多想要一朵花的救贖,可糟糕時誰也不可奈何。此時的我依然清醒,清晰地感受無力,意識的鬥爭讓我無法思考,我就像一具行屍走肉。兩種意識太過沉重,我好像失去了對外界的感知力。”
“我站在人群邊緣,與世界遙遙相望。”
“如果人生能沒有遺憾,我想讓小鳥不再困於一角,初生稚鳥的勇氣可以在長大後延續。”
……
江城十一中現在名望很高,但當初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公立高中,只是因為教出了個商業大鱷才逐漸名聲大噪。這裡的教育設施齊全,佔地面積卻遠遠不及他們的死對頭九中,寢室只夠高一學生住,高二高三除了外地學生晚上都得回家。
高三上學期,為了能讓她有盡可能多的休息時間,溫母在江城十一中附近租了一個十幾平米的小房子。由於空間擁擠,溫勇就沒有跟她們一起住,下班以後就直接回自己家。溫母確定下房子的事後盯著癱在沙發刷手機的男人,半開玩笑半認真道:“你一個人住可不要把別人帶到家裡來了啊。”
溫雨瀾筆尖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