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根地下,家家戶戶做豆包,一做就是一兩個月的分量,而後放在外面的大缸裡,北地覆蓋冰雪,就是天然的大冰箱,根本不擔心吃食會變質。

尋常百姓人家都是找相熟的鄰裡和親戚,相互幫忙,而自家不同,人手多,於嬤嬤和五福二人,就能搞定。

原本還有從西北來的白果,李海棠看白果有學醫術的潛質,就讓她跟著立夏,進了城北大營的救援隊,跟著鶯鶯,紅鯉她們在一處,為傷兵清理,縫合傷口。

有了救援隊以後,傷員明顯能感覺到,不如以前那麼痛苦,一般的皮外傷,用縫合手段和特製的傷藥,以往月把才能好的傷口,只需要一週所有。

德全班唱戲,即便是發生踩踏事件,可仍舊影響不了其餘的百姓們,李海棠在家裡,都能聽到外面喧鬧的聲音。

她關閉院門,到灶間裡做點心,點心做好之後,又開始琢磨別的。

“年夜飯,不如把火鍋作為主菜。”

天冷,在家裡涮鍋子再好不過了,而且為了吃火鍋,李海棠還拜託鄒廣打了一個鐵爐子,並且把圓桌中間掏空,放爐子,四周的木板可折疊,吃火鍋的時候放涮菜。

白冰的刀工好,切羊肉片,和紙那麼薄,沒有牛肉,於嬤嬤還有醃漬的絕活,做的麻辣味,藤椒味的雞肉串。

家裡有從黎城帶過來的大蝦,魷魚塊,自家做的凍豆腐,苕粉,發的豆芽菜,還有暖房裡的菜蔬,足夠吃一頓豐盛的火鍋。

“夫人,咱們還做什麼啊?”

五福吃了一個蛋黃酥,眼睛都亮了些。蛋黃酥的料太精貴,她不好多吃,只能借光,嘗嘗味道。

“家裡鹹鴨蛋多,過兩天繼續做,你喜歡吃就多吃點吧。”

李海棠對吃上從不拘著下人,本身她也是個吃貨,對好吃的情有獨鐘。

唯一一點,每次做了蛋黃的點心,剩下的蛋清,五福都捨不得浪費,切碎了,早飯配著稀粥,吃得津津有味的。

“家裡有蝦仁,還有魚肉,不如就做蝦滑和手打魚丸。”

邊城的百姓冬日裡吃食就那麼幾樣,完全不知道創新,要是整日蘿蔔白菜土豆那麼吃,任誰也對吃飯沒興趣了。

李海棠想到前世自己涮火鍋最喜歡的兩樣吃食,當即琢磨起來,其實做法簡單,一點都不複雜。

“魚丸這個老奴會做,家裡好像還有一條大鯉魚……”

於嬤嬤趕緊接手,家裡這麼都人,夫人只需要指揮就行,不用親自下廚。

“不用鯉魚。”

李海棠抿嘴,找了幾條鮁魚出來,“於嬤嬤,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做魚丸最好用鮁魚,刺少,味道不同。”

把鮁魚的肉剁碎了,放一些蔥和豬肉,做出的鮁魚的餃子,味道既有鮁魚的鮮,又有豬肉的香,那才叫好吃。

這次她準備多弄點鮁魚肉,剩下的一些,混合豬肉餡,做一大鍋的水餃。

阮平之披著厚厚地棉衣,帶著小五子到灶間裡蹭吃蹭喝,多虧灶間被李海棠擴建過,不然還真裝不下這麼多的人。

“海棠啊,你這都是哪學來的?”

魚丸,鮁魚餃子,聽起來都不是多精細的東西,可他卻很期待。

在京都,阮府的灶上娘子都是從南邊請過來的,做東西相當有藝術感,一個拌蘿蔔,上桌之前都要擺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