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開珠寶鋪子的徐夫人,看到李海棠出門,熱情地打招呼,禮貌詢問她的住處,想帶著女兒上門拜訪。

李海棠看了五福一眼,五福翻個白眼,巴不得吳起趕緊娶妻,別再糾纏她。

“徐夫人,您客氣了,只是我現在有身孕,精力不濟。”

李海棠拒絕的意思很明顯,她不想有人上門打擾,再一個,吳起的親事,她可做不得主。

匆匆離開鋪子,和打仗差不多,等出門到馬車上,她才感覺周圍的空氣清新了不少。

路上又看到賣風箏的手藝人,五福下車買了個風箏,拿回去逗弄豆包。

在京都的日子,平淡如流水,自從李海棠拒絕了陳氏,沒有把瑤華齋交回去,陳氏就再沒派人上門。

期間,她到第一樓定製衣衫,和陳氏走了個面對面,對方只是淡淡地看她一眼,帶著丫鬟婆子離開,絲毫沒有打招呼的打算。

京都高門皆是如此,逢高踩低,對於一個沒有利用價值的人,根本懶得理會。

陳氏假裝不認識她,李海棠更加無所謂,反正她的身份,一旦大白天下,只有別人來抱大腿的份兒。

一轉眼,已經到臘月裡。

來京都小半年,李海棠結實了三個關系不錯的,方芍藥,林菀,另一個性子爽朗的夫人,正是曾經為張如月打抱不平的甄氏。

甄氏說話耿直,經常性頭腦發熱打抱不平,沒什麼心眼,相處起來簡單。

林菀的鋪子開張,胭脂水粉細膩,不比瑤華齋的差,而且價錢便宜,開門沒多久,就已經小有名氣了。

不少高門夫人,都差丫鬟婆子採買試用,體驗很不錯。

李海棠有些慶幸,瑤華齋被她轉行成書鋪,若是繼續做胭脂水粉生意,少不得和林菀競爭,鋪子又被張如月帶累了名聲,還會遭受一波一波的沖擊。

準備兩個月,全部交給大掌櫃莫如海,莫如海也是個能力,人脈廣的好處出來了,開了印刷的作坊,幾乎沒費一點力氣。

飯食鋪子,減少成本,豐富菜品,二層已經開了火鍋,養生鍋,滋補鍋,紅油鍋,菌湯鍋,每日人滿為患。

生意蒸蒸日上,沒人找茬,少了煩惱,豆包懂事,不用李海棠憂心,這兩個月,她長胖了一圈,氣色更好。

轉眼到年根底下,今年一家人要留在京都過年。

莊子的一處,挖了個小的冰窖,所以,家裡可以肆無忌憚地按照北地的習俗,蒸包子,蒸豆包,凍豆腐,存放在冰窖中,不擔心變質。

松鶴書院這幾日就要休沐,家裡飯食鋪子的生意依然紅火。

銀錢是賺不完的,李海棠感念夥計們辛苦,想在臘月二十以後打烊,分發福利,讓眾人歡歡喜喜地過個大年。

“夫人,打烊一天,就損失很多銀子。”

翠娘那個心疼啊,這可都是銀子,真金白銀。

孩子爹不曉得聽誰說的,說她現在發達了,就帶人到鋪子裡鬧,說可以不休她,讓她做個小妾。以後繼續在這邊做工,但是銀錢歸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