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書,涉及到印刷,還需要建立一個專門的印刷作坊。

書本之所以造價高,不僅僅是因為紙張貴,還有一個方面,這個時代的印刷體系落後,是原始的雕版印刷。

把字刻在雕版上,作為模板,而每一本書,都有固定的模板。

例如《三字經》《千字文》需求量甚大,每次印刷成千上萬本,這樣分攤下去,造價會降低,若是晦澀難懂的偏門書籍,需求量小,只能靠人手抄了。

但是手抄本,有時候無法保證其質量,萬一其中有錯別字,影響閱讀體驗,而且也不如印刷的美觀。

蕭陵川說的這些,李海棠認同是認同,她仔細琢磨,前期消耗的銀子太多了,還有關聯的印刷産業。

雕版印刷不靈活,必須做成活字印刷,只不過把整體分開,每一個字,都有自己的印章,這樣節約成本,人力物力。

“夫君,開在那裡,書本必然要多做精裝,走高大上的路線。”

書籍分為幾個版本,精裝用最好的紙張,一開啟就有墨香氣,方便作為禮物送人。

自家全部採用活字印刷,不用手抄本,看著美觀,製作精良,也不擔心有人字寫的龍飛鳳舞,讓對方不認識。

“未必。”

鋪子面向群體,為未出嫁的小姐們,還有無所事事的小妾姨娘。

高門夫人作為當家主母,管理後宅,忙的焦頭爛額,根本沒時間去消遣,小妾姨娘就不一樣了,吃吃喝喝,閑著沒事幹。

未出閣的小姐,手頭的銀兩有限,看完一本,就會買下一本,要高大上的話本沒用。

鋪子是自己的,沒有房租等費用,不用請太多的夥計。

對比其餘的鋪子,珠寶銀樓,水粉藥鋪,造價是最低的。

前期投入,打一些書架,而後專門設定雅間,可以讓眾位小姐們辦理借閱卡,來鋪子借書。

李海棠瞠目結舌,沒想到野人夫君這麼有生意頭腦,她一臉崇拜地看著蕭陵川,雀躍道,“夫君,我都聽你的……”

蕭陵川:……

他就是隨便出的主意,盡量減少娘子的負擔。開個書鋪,李海棠本人可以不用出現,一切都交給手下人打理,也不怕被昧了銀子。

話本子,能寫的人有的是,書鋪可以培養一大批,給那些窮得吃不起飽飯的文人,一條生路。

李海棠找到了賺錢的渠道,一日解決了兩件大事,心裡鬆快不少。

夫妻倆在鋪子裡坐了會,準備一起回家,剛出雅間,就見鋪子裡滿滿的都是人。

早已經過了飯點,這麼多人在,不正常啊。

李海棠掃了一眼,發現來人都是夫人和小姐,眾人的目光,圍著櫃臺打轉,而吳起,正在低頭打著算盤,神色認真。

“吳書生說話有理有據,還未我們商人鳴不平!”

“就是,比那些迂腐的書生強多了!”

眾人竊竊私語,很看好吳起,恨不得馬上上前,和吳起議定我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