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 第76章 皇帝病重,錯良機(第1/2頁)
章節報錯
119 第76章 皇帝病重,錯良機
◎蕭承言手握賜婚聖旨卻被掣肘,無能為力,只得奉上皇位。得此失彼。◎
蕭承言只覺得五雷轟頂,頭腦發暈,站起身來走前一步,臉色盡是憂慮之色。“什麼?那父皇呢?”
“父皇被困在宮中,我想你幫我。”
“如何幫?”蕭承言已聽出不對之意。
“撥亂反正。助我救出父皇。”賢王轉過身來,左手輕抬,便有所隨下人奉上一華布包裹的物件。蕭承繼扯開華布,內顯出一錦盒。明黃盤龍戲珠的錦盒。花樣繁複。遞給蕭承言......
瑞王蕭承言開啟。內裡放置的是捲起的同色明黃聖旨。略有狐疑,卻是不動聲色的展開瞧著。
上寫:永安侯爵嫡女常苒,年華二八,待字閨中。名門閨秀,勤勉柔順。嘉惠成於自然,仁孝本於天賦,宮中感召。曾念其孝,承蒙太後之恩,養於南陽膝下。自年來呈孝綽有餘暇,於禮合規,受教大儒,博覽無不通也。儀態萬方,著封郡主銜,續承宮闈。另賜封地於江南之界,蓉城之主。賜號為嘉。今皇恩浩蕩,特配為皇七子,承言正妻。以冊嘉寶。於同年冊封親王禮後,擇吉日締結良緣,特此公告天下。建元四十一年制。
蕭承言瞧著其上印章皆在,可總覺得哪裡不大對。不禁反複看了兩遍,一時還是說不上來不對之處。其上雖未說常苒為瑞王妃,可卻寫明瞭為承言正妻。常文華也非現下的智勇將軍,而是永安侯。
未等細瞧聖旨上字句,便覺得此聖旨就很有異。這般未發而到自己手中,更是不合規。更何況還是三哥給的。背脊發涼。本以為三哥拿出的是,父皇求救的書信。也是,若真那般緊急,也不會先前如此勒馬慢行了。這不是四哥要逼宮,是三哥在逼宮。且恐怕已經有所行動,小來得手了。才會有此從未見世的錦盒聖旨出現。頓覺周遭都是眼睛在盯著自己。藉著看聖旨,微微抬眼瞧著,果真他嫡親的兄長賢王目光灼灼盯視之。
陽光照耀下,樹影搖晃的異樣,蕭承言看到了前面,側面都有冷箭對準著他。那冷箭正好微微翻著陽光。若非陽光大盛,難以見叢影中冷箭。
賢王看到蕭承言踟躇,說:“我記得言弟同常衡甚為交好吧。如此得常家女也是幸事。這常氏女子本王在宮也是見過的,貌美得很,溫婉賢淑甚是可人。想必言弟見了也是歡喜的。如果你助我,日後前程、嬌妻皆有之。若......四弟如此上位,必為穩固邊境,納常家女進門。順便拉攏姑母。”
蕭承言心下發涼,可也清楚,若是現下自己不應,當即便會身首異處在此。心中雖腹誹,卻依舊口下應了。一口氣提在胸口,多有不甘。
賢王笑道,卻是面上皮肉不一。“言弟真不愧與我是骨肉兄弟。放心吧。我定會成事。在宮,保護好我們唯一的,母後。”
蕭承言雙手緊握聖旨,看向賢王,問:“三哥。這個我能帶走嗎?”
“那是自然。莫說這聖旨,你就是即刻去常府帶這常姑娘走,立即洞房。為兄都是應的。但為兄怕有變,已讓護衛先護常府四周了。進出皆難。就怕言弟你現下去,下頭的人不知,生了誤會。起了沖突,誤傷嬌妹便不好了。”
蕭承言的手忍不住的抖,在宮困住母後,在外還囚了常府嗎?這是把自己看重的兩名女子皆按住了。“言兒無能,不知如何能助三哥。”
小北自來未曾下馬,此刻便被一箭射下馬去。
蕭承言發覺箭羽打自己身前而過,隨後是小北一聲驚呼墜馬之聲。
雁南急忙要護蕭承言身旁,卻被四周帶刀劍之人所攔。雁南便要拔劍之時,蕭承言道:“雁南,三哥的護衛定是好的。三哥相護,我定無礙。不必緊張。”
“言弟說的正是,我先行洞悉四弟所圖,出行自是要當心。近旁有我賢王府私兵二十之數,皆屬左右。在京各處四撒百人。常府和五弟素來有往,不得不多照看些。皆是半數。”
“三哥府兵眾多,其餘人呢?”蕭承言輕聲問,也不指著蕭承繼答。
“禁軍所叛眾多,不在宮牽制,如何能保四方。”蕭承繼回。“禁軍副統領,是高氏族人。言弟你出面,更好。言弟,瑞親王也。除你派出去的人,在京也有府兵千哉,可也要看清形勢,無畏無故師出無名,就算皇親貴胄,也能問罪問誅。莫要以卵擊石......”賢王說完所求,直接便走。
蕭承言在亭中遲遲沒動。
雁南走進亭子中,說道:“爺。邊上人,都還在......”
蕭承言提醒之後,深深嘆了口氣。平視前方道:“召集人馬。保衛宮城。撥亂......反正。”
手握錦盒仍不住發顫,走出永安亭時還險些跌倒。多虧雁南扶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