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變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錢雪松結果了聖旨和奏摺,這一看,可讓錢雪松也吃了一驚。這道聖旨實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強行讓自己忽略了聖旨上的內容,錢雪松開始對比聖旨和姬景鑠平日的字跡。
“怎麼樣?!錢大人!?這是不是聖上的御筆!”所有人都在一旁等著錢雪松的結果,雖然在座的除了劉禮和張皇后都是飽學之士,但是於字跡一道,還是更相信書法大家的判斷。
“娘娘!各位大人!這應該是陛下的筆跡無疑!”
“哦?!錢大人確定?!不會看錯吧?!”出言質疑的竟然是他的老搭檔,督察院的第一噴子陳正懸。錢雪松第二,左都御史是陳正懸的副手!)
“《書譜》之中有載,不同性格的人的筆記是截然不同的,質直者則徑庭不遒;剛很者不倔強無間;矜斂者弊於拘束;脫易者失於規矩;溫柔者傷於軟緩;躁勇者過於剽迫;孤疑者溺於滯澀;遲重者終於蹇鈍;輕瑣者染於俗吏!而書者的運筆筆法和筆順也不盡相同。不是親近之人不知道陛下的運筆習慣,是模仿不出的。而且即使能模仿,那模仿者要想模仿到這個地步,那也是不容易的,自身必然也是一位書法大家!說來慚愧,若說這筆記真的是模仿的,那這朝中除了下官之外,實在想不出有哪位大人可以做到,至少禮部苟尚書的字肯定沒有這樣的火候!所以這多半是陛下的真跡!”
這個時候沒人會去懷疑劉禮,雖然劉禮是陛下最信任的司禮監總管,但是他那幾個字確實是拿不出手,肯定是模仿不出姬景鑠的筆記的。
錢雪松於書法一道卻有心得,說出來的話也是讓人不明覺厲。雖然錢雪松書譜的那一套理論,在座的不是很厲害,但是從結論中可以推斷出,這份聖旨上的字跡應該是真的。
“娘娘您的意見呢?!這道聖旨該怎麼辦?!”殿內的大佬們雖然位高權重,但是在張皇后面前還是臣,此事自然要先問張皇后的意見了。
“本宮是個婦道人家!見識不如諸位大人!但是本宮以為,無論最後是否按這聖旨上的旨意行事,都要宣讀這份聖旨,讓諸位大人聽聽陛下的意見!”
張皇后的話,讓眾人點頭稱是。
姬景鑠雖然已經駕崩,但是這畢竟是他留下的遺命,還是需要向眾大臣宣讀的。但是,現在又是非常時期,姬景鑠的遺命也不是不可動搖的。
幾人在確定了之後,走出了內殿。
“眾位愛卿接旨吧!”張皇后手捧聖旨,親自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敬天法祖之實在柔遠能邇、休養蒼生,共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保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夙夜孜孜,寤寐不遑,為久遠之國計,庶乎近之。
今朕已年邁之人,但以壽終,抑或不測,然皇十三子,陳王姬韶節天資英奇,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若朕有不測,眾卿可扶陳王繼位,即遵輿制。欽此!”
聖旨一出,在德政殿內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苟鄂的嘴角揚起了止不住的笑意。
陳王姬韶節,是貴妃所出,而禮部尚書苟鄂就是陳王姬韶節的老師。若是陳王能繼承大統,那苟鄂自然而然就是帝師。
“眾愛卿以為該如何行事?!”
刑部尚書趙之翰,率先站出來,“啟奏娘娘!臣以為陛下既然有遺旨,那我等為臣者,自然應當按遺旨行事,遵陛下之遺命!”
趙之翰雖然是法家門徒,但是行事確實儒家那一套,古板得很,在確認了姬景鑠的遺命之後,趙之翰第一時間站出來,要堅持姬景鑠的遺命。
“趙大人此言詫異!”周宏博作為姬韶薇的鐵桿支持者,立刻出言反駁,“陛下立下這道聖旨的時候,並不知道太子會逼宮兵諫,現在的局勢混亂無序,新君必須要能穩住當前的局勢,能夠帶領我大周重整江山!陳王殿下雖然聰慧,但是畢竟年幼,如何能擔此重任!若是因為我等不能為國推舉賢君,導致大周江山難再造,我等有何面目去面見大周的列位先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周大人,你怎知,陳王殿下就不能重整山河,陳王殿下天資聰昀!有我等的輔佐,怎麼就重整不了江山!”
“陳王殿下只有十一歲,十一的孩子,怎麼來收拾大周的山河,那這繼不繼位有什麼分別?現在要的是一個堅毅果決的主君!而不是一個僅僅只能繼位的名義上的帝王!論手段,論智慧,論膽識,長公主才是上上之選!”
……
很快德政殿內,就爭吵了起來。
德政殿的大臣也分成了三大派,一派是禮部尚書苟鄂、工部尚書、宗正獻王,刑部尚書。他們都支援遵循姬景鑠的遺命,讓陳王繼位。
另一派,則是姬旦、周宏博、蕭訥還有戶部尚書徐人傑等人,他們是力挺永寧公主姬韶薇的。看法也很實在。現在的大周需要的是鐵血手腕的君王,而不是一個擺設的幼帝。
此外還有中間派,就是督察院的陳正懸和錢雪松兩大噴子。
督察院的御史,很少會摻和進帝位的爭奪,而這兩位確實也沒想好該支援誰,索性就保持中立。
對立的雙方都無法互相說服。
“此等大事!還請娘娘定奪!?”周宏博很聰明,將球丟給了張皇后,張皇后是永寧公主的生母,雖然不能太過偏私,但是暗中向著長公主一點,總是沒問題的。
“本宮以為此等大事!與其在這裡商議,不如問問韶薇自己的意見!?”
喜歡千古名將曲請大家收藏:()千古名將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