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葉言便開始入了堂廳,開始去編織著自己的藤籃。

空閑下來多編織點藤籃倒也是好的,估摸著要是得空,她還是編幾個大的背簍,一個能裝下一百斤花生的那種。

如今有不少農戶家裡正收完了花生,大部分的農戶都會等著入冬後賣給上門來收的販,如果她此時出的價錢和入冬的價錢一樣,自然不用愁貨源。

她一點也不愁銷路,只要老五炒貨按照她的方法做了,這名氣定然就打出去了,若是老五炒貨不來批買她的發生,她還可以賣給西街的炒貨鋪。

若那西街鋪的老闆也不肯批,她就可以選擇自己擺賣地攤,有了名氣的花生自然比不得平日一般的地攤。

若真的走上了後者,那老五炒貨無疑便是她的一個過牆梯,一個免費替她製作的花生宣傳的過牆梯,無論從哪種角度來,她無疑都是最為受惠的一個!

這就是套路!

只是,這生意若是做起來了,需要的東西定然便是不少了。

人力,物力,財力!

財力雖是最難解決的,卻也是最容易解決的,先不她如今手上有幾兩銀,便是自己家這二百斤花生也能換二兩銀來。

作為前期的收購在販賣回本得利潤,這倒也並非難事。

物力,需要的無非是一些祡禾炭火之內的東西,這也並不難解決,村裡熊孩並不少,倒是以三文錢一個銅板一捆柴,想必是有不少熊孩樂意掙的。

三捆柴能煮四百斤花生,這是葉言細細思來的結果!

然而人力卻是最為困難的,如今家中只有她與三兒兩人,收購花生自然不是他們兩個人能幹的來的,是以便必須找幾個信得過的漢來。

這信得過的漢麼,劉少粗與劉全倒是個不錯的人選,只是人家卻不一定會幫忙,再且如今又到了秋收之時,人力可是非常緊張。

唔,這點她真是該好好想想的,此事非得信得過的人不可,否則若是將了她坑一把,這還沒做起的生意就得告知失敗了。

想問題的時間過的極為快,到了午飯時間吃完午飯後,確定三兒將她教的東西消化了,她再教會三兒數字單位,個、十、百、千、萬

十萬以上還未教,作為最簡單的解方法,葉言的方法用的很真諦。

是以,再她刷刷的用筆寫上這些字之後,她側頭看向三兒,“你喜歡吃饅頭嗎?”

三兒聞言一愣,不明所以。

葉言眉頭一挑,道,“一個文錢一個饅頭,十便是十文錢能買十個埋頭,百便是個銅錢能買擺個饅頭,以此類推!一的是被為十,十的是十倍為百,百的十倍為千,千的是被為萬!”

“你如果想買一百個饅頭,你就得用一百枚銅錢,你想用買一千個饅頭,便得用十個一百的銅錢!”

這是倍數,有些跳情節的跡象,但葉言也不過算過分,用了生活上的細節來做比喻,是以三兒倒也算是聽得懂些的。

於是,將這個題交給三兒之後,她又開始搗鼓著她的藤籃,竹片快要織完了,瞧著明兒個還得去山上砍幾根回來繼續編織大背簍。

v本文來自 . . ]更s新更q快無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