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夕心中泛起波瀾,他最為害怕的就是武媚稱皇期間,武氏一族橫起,於是對上官婉兒說道:

“若是擬出假詔該當何罪?”

“什麼?”上官婉兒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愣愣地答道,“死罪!”

金夕咬牙,沒想到皇宮這麼嚴厲,皇帝一言如此淩厲,即使錯了也要執行,可是想到李多祚是武媚身邊最為強硬的銅牆鐵壁,還是說道:

“舍人,勞煩你改變聖意,直接詔令李多祚停止查辦此事,我要見一見李將軍,問一問緣由,隨後在見機行事。”

上官婉兒躊躇。

“你放心,陛下絕不會賜你死罪!”金夕信誓旦旦,大不了令懷義直接告知武媚,李多祚追拿的就是自己,以自己的名義為上官婉兒求情。

事實上,正是武媚識破了金夕,方才不分青紅皂白處置李多祚。

上官婉兒當然珍惜這位將軍,眼見金夕信心十足,立即奔往去辦。

金夕則在懷義的引領下,於皇宮之外秘密會見李多祚。

顯然,李多祚根本沒有理會金夕的意向,而是等候著薛懷義的辯解。

“李將軍,為師絕不會傷害太子,不知你的訊息來自何處?”薛懷義問道。

李多祚根本不予隱瞞:

“是武三思的人密告,我也追問隨去的禁衛,的確有此事情。”在禁衛的眼裡,碰一下太子就是大罪,何況是兩次擊倒太子,當然照實稟告。

薛懷義臉色沉暗,“不知將軍是否詢問太子,有無此事?”

李多仔細祚察看薛懷義,似乎有些懊惱,“太子能說有嗎?看得出,太子執意阻止我查處此事,那無非是為了防止陛下登基之時出現變故,引起宮中動變;不過,這是我的職責,不得不辦!”

耿直的李多祚終於聰明一回,卻聰明錯了。

太子的意思是為了防止有人知道

金夕馬上就要動火,在沒發射之前沉聲問道:“將軍,我與太子素不相識,而且是懷義的師父,有何理由加害太子?”

“那不關我事,你動手侵害太子在前,有什麼說法跟刑部的人去說!”這位東北將軍李多祚振振有詞。

似乎他認定的事情一百萬只牛也拉不回來,只管抓人,審理是刑部職責。

金夕再勸,“不如我們共同參見太子,由他來定奪此事。”

“休想!”李多祚聲音漸高,“只是你侵擾太子聖體就夠追拿,怎可再驚擾殿下!”

不錯,金夕曾經劍指太子,而後突然偷襲,這種行為當然在北衙管控之內。

金夕不禁重新審視這位豪壯將軍,如果他忠心耿耿,勢必會守護好皇宮,火氣再消,不再理會此事,而是問道:

“不知將軍對陛下如何評察?”

李多祚剛要拒絕回答,發現身邊的僧人已經滿臉灰暗,應當是對薛懷義充滿敬意,理直氣壯答道:

“陛下聖明,所以李某誓死護衛皇宮安寧,不允許任何有所僭越。”

辯解無益!

此時,上官婉兒帶著一名侍衛前來。

她瞧看著金夕的臉色。

金夕點頭,示意可以宣旨。

李多祚剛要質問這般興師動眾,忽然發現侍衛手中的詔書,疑惑地盯向上官婉兒。

“李多祚接詔!”

侍衛突然發聲。

李多祚雖然皺緊眉頭,還是在帝詔之前雙膝跪地。

“門下,羽林右將軍李多祚,謹意宮闈,恪守天朝,此情當表,然太子之事,純屬虛無,自此罷停,莫再問跡!天授元年九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