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五章 做人之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無妨,順手之事!”
袁常雲淡風輕的回了一句,隨後看向逢紀身旁之人,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語氣頗為客氣的說道:“許軍師卻是也前來渤海郡,本太守未曾遠迎,倒是失禮了。”
袁常口中的許軍師,自然是袁紹的老跟班,許攸許子遠。
事實上,許攸其實是袁紹的副軍師,袁紹的軍師乃是靈帝之時的中郎將盧植,同時盧植也是劉備和公孫瓚的老師。
盧植性格剛毅,師從大儒馬融,為大儒鄭玄的同門師兄。曾先後擔任九江、廬江太守,平定蠻族叛亂。後與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漢記》。黃巾起義時為北中郎將,率軍與張角交戰,後被誣陷下獄,皇甫嵩平定黃巾後力救盧植,於是復任為尚書。後因上諫激怒董卓被免官,隱居在上谷軍都山,袁紹接手韓馥的冀州之後,便請盧植為軍師。盧植之所以肯出任袁紹的軍師之位,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盧植所在的盧家亦是世家大族之一,盧植出身涿郡涿州。說道涿郡涿州估計大家都知道的便是劉大耳,盧植雖然在如今的時代很大。然而,因為演義的原因,盧植的出場次數並不多,而且很快就沒有了蹤影。因此,能夠記得盧植的人並不多,對於盧植的盧家也就不太瞭解。然而,倘若將盧家在唐朝時的名氣說出來,想來非常多的人是知道的。沒錯,盧植所在的盧家,便是唐朝時聲名顯赫的范陽盧家。其實,在盧植之前,涿郡涿州的盧家也並不很出名。直到盧植以儒學顯名東漢,肇其基業,三國盧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後盧欽、盧珽、盧志、盧諶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時盧玄“首應旌命”,入局朝廷,盧氏成為北方一流高門。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盧、李、鄭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國),經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經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
北魏分裂後,戰亂頻仍,政局動盪,范陽盧氏受到打擊,官位不顯,部分成員入仕北齊、北周。唐初,李唐政權打擊山東士族,范陽盧氏暫時沉寂,直至唐代中期復又崛起,先後有八位范陽盧氏成員官至宰相,進入政事堂議事。在婚姻上,范陽盧氏注重門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穩定在清河崔氏、滎陽鄭氏、趙郡李氏、隴西李氏幾個大族,唐代又增加了太原王氏、博陵崔氏兩家,北魏和北齊時期與皇室通婚頻繁,而隋唐時期未有與皇室通婚現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以說。盧植所在的盧家,亦是存在了數百年的世家大族。
且說回正文,盧植的盧家又和袁家有什麼關係呢?說起來。這個關係倒是有點曲折了。
先前說過,盧植師從大儒馬融,而馬融的老師是摯恂,而摯恂的老師則是袁家大儒,至於是哪一人,卻是無從考察了。摯恂因為喜愛馬融的才學,將女兒許配給了馬融。從這一點論起來。馬融也算是袁家的門生故吏了。當然,這一點關係還是有點遠的。等到馬融之後。馬融生了兩個女兒,其中長女馬倫便是嫁給袁隗,當初在洛陽之時,馬倫和袁隗二人雙雙自殺身亡。盧植是馬融的學生。跟馬倫也算是師兄妹了。因此,盧植從這一點上來說,也是袁紹的叔父輩。再加上涿郡涿州的盧家子弟跟袁家子弟有姻親關係,袁紹當初禮儀十足的請求盧植出任軍師之職,故此,盧植才肯出仕。
盧植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裡,這個軍師之位自然沒有人敢跟他爭。
當下,許攸聽到袁常的稱呼,連忙擺手笑言道:“袁太守。攸只是刺史大人麾下的副軍師,軍師這個稱呼萬萬不敢當。倘若袁太守這話傳入刺史大人耳中,說不定會讓刺史大人以為攸對軍師不敬。袁太守這話可莫要再說。”
嘴上這麼說著,但是,許攸心中還是很高興的。就如袁常穿越前那個時代,比如碰到某某副科長、副局長、或者副市長之類的,大家都是直接省略那個副字。一來,可以讓人覺得是在隱晦的祝賀對方升遷。二來,誰都希望自己的官職能夠大一點。因此。這樣的稱呼也就被預設下來。許攸也是如此,盧植還在他當然不敢爭軍師的位置。可是,盧植如今已經年過半百,誰知道他還能有多少日子好活?說不定哪一天就嗝屁了,到時候,軍師這個位置必然會成為大家爭奪的香饃饃,許攸心中自然還是有想法的。所以,聽到袁常如此稱呼,口中說不敢,心中其實早就樂開花了。
其次,在袁常對待逢紀和自己兩種天差地別的態度之下,許攸心中更是高興。
許攸這種人說起來不僅僅是個牆頭草,兩面倒,這傢伙簡直就是個四處倒的向日葵了。向日葵跟著太陽跑,太陽在哪,向日葵就在哪個方向。許攸這傢伙,也是這般做法。
當初許攸跟曹操、袁紹一起在洛陽為官的時候,許攸看好冀州刺史王芬、沛國周旌等人,連線起來準備謀廢漢靈帝,改立另一名漢室宗親合肥侯為帝。許攸如此出力,自然想要在新帝登基的時候成為從龍之臣,從而位極人臣。不過,後來陰謀失敗,許攸跑路。等到漢靈帝掛了,許攸被忘的差不多了,他又跑回來繼續交好曹操和袁紹。因為袁紹出身袁家,背景比較強一些,因此,先認識曹操的許攸,反而成為了袁紹的忠實跟班。然而,許攸在跟隨袁紹的時候,卻還不忘繼續交好曹操,打著一家不成還能投奔另一家的念頭。索性袁紹還是挺看重他的,許攸也就一直跟著袁紹了。當然,許攸還是沒有放棄交好曹操,以便不時之需。如今,許攸又看到袁常異軍突起,自然又有了交好的念頭。對於許攸而言,只要有交好的必要,他都會不遺餘力的去做。
就如現在,許攸跟袁常交談的語氣,便帶著一絲交好的意思。
“哈哈!”
袁常作為一名穿越者,又豈會不知許攸的為人?聽了許攸的話,袁常當下大笑一聲,朗聲道:“許軍師言重了,盧中郎將和本初兄長又豈是如此小家子氣的人?所以,許軍師莫要擔心太多。”
話說逢紀在一邊看著許攸和袁常言笑晏晏的談話,心中頗不是滋味。
這次前來渤海郡跟袁常商討聯合的事宜,袁紹派他和許攸一道前來。試探袁常的事情,許攸也有參與。然而,如今試探了袁常,他逢紀倒是變得裡外不是人,許攸還跟沒事人一樣,還熱乎的跟袁常交談,想想逢紀就有些不滿許攸的做法了。
“子遠,主公派你我前來乃是商談正事,可不是敘舊,若要敘舊,等談完正事,再敘不遲。”
逢紀黑著臉打斷了許攸的話,而後看向袁常說道:“袁太守,我家主公令我與子遠前來,乃是商談關於聯合的事宜,不知袁太守是否尋間隱秘之地,你我坐下來慢慢談?”
“無妨!”
袁常擺了擺手,隨意的說道:“在座的都是自己人,直接在這裡談便是。至於外間是否有人竊聽,逢參軍也無須擔心,本太守的人馬自是能夠保證這一點。”
聽了袁常的話,逢紀心中暗道:尼瑪,在場幾十個人,你說不要擔心?誰知道有沒有人會洩露?就說袁紹,每次商談大事的時候,也就數名心腹,也不會像袁常這樣,一堆人擠在這裡。可是,袁常都這麼說,逢紀還能說什麼?難道反駁袁常的話,然後再讓袁常使臉色?當下,逢紀遞了個眼神給許攸,想要讓許攸說句話。
“元圖,袁太守都這般說了,那還有什麼好憂慮的?無妨,你我便聽從袁太守的話,在此間商談正事便是了!”
然而,讓逢紀鬱悶的是,許攸並不支援他,反而一副教訓的口吻說了一句。
都這麼說了,逢紀也就沒有反對的理由。當下,只能在袁常安排的案桌下坐了下來,黑著臉不說話,準備把事情都交給許攸去解決。你許攸不是跟袁常談的很開心嗎?我倒要看看你如何完成主公交代的任務,哼!(未完待續)
喜歡三國之四世三公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四世三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