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品嚐過後,忍不住開口許諾到。

“謝過刺史大人!”

張老根躬身行了一禮,隨後才說道:“刺史大人,這鹽乃是小民從祖上留傳下來的方子製得。不僅品質上佳,而且數量龐大,產出足可供應幾十萬人的用量。”

袁紹和麾下的幾個謀士眼睛一亮,他們先前還以為張老根獻上的鹽只有這一小瓶,然而此時聽到可以供應一州之用,頓時心情不再平靜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好,好,好!張老根,你有何要求,但說無妨。”

袁紹差點就忍不住就要衝下來抱住張老根一陣狂啃,有這麼多品質上佳的食鹽,可以讓他做非常多的事。比如,他將這些鹽送給袁氏族中的族老,那麼,接掌袁氏族長的位置,豈不是更加輕鬆?當然,這些鹽同樣能給他帶來極大的財富,如此,他又能招募更多計程車兵,打造更精良的裝備。

張老根神色不變,語氣輕緩卻又堅定的說道:“刺史大人,小民只有三個要求。第一,小民希望刺史大人能將此鹽傳告天下,讓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如此上佳的食鹽。”

“嗯,這個要求本刺史答應你。”

其實不用張老根提出,袁紹都會這麼做。有品質這麼好的食鹽,袁紹豈會不好好利用?一旦天下人知曉,那麼便會爭相向袁紹求購,他便可以趁機交換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例如徐州、荊州糧多,他便可以讓陶謙和劉表用糧換。西涼馬多,韓遂、馬騰二人就要用良馬來換。

張老根目光瞥見袁紹臉上興奮的表情,心中冷笑,不急不緩的說道:“第二,小民希望這鹽由小民生產,不會交由任何人,還望刺史大人成全。”

“混賬!”

袁紹臉上頓時出現怒色,不過他沒說話。逢紀身為忠實馬仔,自然是帶頭衝鋒,只見他怒喝道:“鹽自來便是官府督造之物,豈可由你們私自生產?就這一條,你便犯了律法,若非刺史大人仁德,此刻你早就身首異處。”

張老根臉上沒有絲毫畏懼,無視逢紀,望著袁紹道:“刺史大人,此製鹽之法唯有小民知曉,且是祖上傳下之物,絕不會交由他人,若是刺史大人逼迫,小民唯有一死而已。若是刺史大人許可,小民願意將每次所制之鹽的二成送於刺史大人。”

袁紹眉頭皺起,望著張老根一副好不屈服的樣子,知道張老根並非是虛張聲勢。原本,袁紹是打算讓張老根把製鹽之法交出來,到時獲得的財富足夠他擴軍兵力。不過,如今張老根如此模樣,強迫是不可能的,到時候把張老根逼死了,反而那二成得不到。別看僅僅只有二成,按照張老根的意思,也絕對不會少了。

沉寂片刻,袁紹沉聲問道:“此鹽一年可產幾何?”

張老根搖了搖頭,解釋道:“小民亦不知,這些鹽是最早產出的鹽田所得。小民敬重大人恩德,故此前來獻上此寶物。此法一年可製鹽四次,每次九十日,小民估計,至少也有十萬石。”

“嘶!”

袁紹等人倒吸了一口涼氣,十萬石也就是六百萬斤。百姓們一年每個人用鹽約為十斤,六百萬斤平均下去,足夠六十萬人的用量。足夠冀州五分之一人口的用量,要知道經歷過黃巾之亂,董卓之亂,人口越在一千六百萬。冀州人口在天下十三州可排前五,人口約為二百五十萬,這僅僅是張老根一個村子的產量。要是能將此法掌握在手中,豈不是說掌握天下大部分百姓的命脈?

袁紹的心中做著劇烈的掙扎,張老根卻是無所畏懼的望著袁紹。最後,袁紹知道自己是沒辦法逼迫張老根交出這個方法,於是點頭,沉聲道:“好,你這個要求我也答應你,你說說第三個要求。”

張老根在心中把袁紹和袁常對比,袁紹為了得到製鹽的方法,還想逼迫他,猶豫了這麼久見到自己毫不畏懼才放棄;而袁常卻是沒有絲毫猶豫的將製鹽之法交給他們村,孰勝孰劣已然見分曉。

張老根沒有遲疑,直接說道:“小民的第三個要求便是希望刺史大人不得讓官員干預小民與其他各州商人的交易來往,如此,小民才可獲得最大利潤。”

“好,我本刺史答應你。”

製鹽的方法得不到,干預張老根與商人交易,也沒什麼用處。而且,張老根與其他各州商人交易,也可讓財富流入冀州,對於冀州的經濟也有好處,袁紹自然不會不答應。

“如此便謝過刺史大人,小民此次前來已帶來四百石鹽獻給刺史大人。此鹽正放置於客棧之中,還請刺史大人派人隨小民前去取來。”

待張老根和羅三走後,屋內陷入沉寂之中。

片刻之後,袁紹望向逢紀,沉聲道:“元圖,你派探子監視張老根,務必要將此法獲得。”

袁紹當然不會輕易的放棄獲得製鹽的方法,而逢紀、許攸、荀諶三人似乎早知道袁紹會如此,並沒有什麼驚訝。

荀諶望著張老根離去的方向,心中卻是在沉思,他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麼?沒有向袁紹索取任何好處,難道就是為了這三個要求?無論找哪一個刺史,想必都會答應。荀諶知道沒有這麼簡單,他相信,早晚有一天,他的真實目的會顯露,他只需要繼續等待那一天的到來便是。

喜歡三國之四世三公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四世三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