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到了啟程這日, 宮內的禁軍儀仗遷到了大明宮外。這一日傍晚才整編六軍,玄宗對護衛賞賜了錢財, 又命人從馬廄裡挑出九百匹駿馬,待到了黎明時分,玄宗帶著貴妃及楊家姐妹、皇子皇孫王妃等人從延秋門出逃,而宮外對此一無所知。
玉茗坐在車內,掀開車簾看著外面塵土飛揚, 九百多輛馬車雖浩浩湯湯, 卻又要瞞著城中民眾悄悄出城, 這是怎樣的一副慘淡景象?她坐回車內,抱著兩個孩子沉默不語。
李瑁因有旨意要節省馬匹,也同坐在車內, 他看到玉茗情緒低落, 將兩個還在熟睡的孩子抱過來,又將她攬入懷中。即便她不說, 他也能猜到必定是為了前途擔憂。
“還沒有但山窮水盡之時,不要太擔心。”他安慰道。只是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此次離開長安, 還有沒有機會再回來。若真的改朝換代,他還能守護住她嗎?
“不管怎樣, 只要在你身邊就好。”懷中那人輕聲說。
他低頭看了她一眼, 將她抱得更緊了些。
據說那一日,毫不知情的百官依舊按時上朝,可是宮門開啟以後, 出現的是搶了財物四散逃竄的宮人,這才知道他們的國君已經棄城而去。從那時起,長安城還未被攻陷,就已經亂成一團。
出了長安城,車隊便不再著急趕路,派了內侍先行去前方郡縣報信,可等到午時到了鹹陽縣望賢宮,才發現報信的內侍與那鹹陽縣令皆已逃走,只剩下空蕩蕩的宮殿。
最後,還是楊國忠派人去買來胡餅分與玄宗與眾人。周圍百姓得到訊息,也紛紛送來粗糧飯菜,這才讓眾人吃飽。看到竟然淪落到如此地步,玄宗忍不住落下淚來,他此時悔不當初,可為時已晚。
玉茗看著手中的胡餅,嘆了口氣,知道此時不是挑揀的時候,掰碎了喂給兩個孩子,又與李瑁分食了一個便吃不下了。太子府一幹人就坐在他們不遠處,她遠遠地看了一眼,只看到了李適被一個婢子領著,卻沒看到珍珠,心裡頓時一驚。
她在人群中尋找著,剛好看到程光與護衛站在一邊,忙喚了他來,悄聲問:“為何沒有看到沈夫人?”
程光也是一愣,他回頭掃了一眼,奇怪地說:“郡王府接到訊息啟程時,只說沈夫人跟小郡王一起隨了太子府那邊馬車,我也就沒有在意,如今看來,難道他們並沒有帶上她?”
玉茗聽了頓時心裡一涼,她稍微一想便明白了:“每個王府只能帶一妃一妾,太子府姬妾眾多,能帶上適兒只因他是長孫,可珍珠又哪裡輪得上呢?”想到珍珠一女子孤身留在長安城,不知會遇到什麼事情,她心裡難過,卻又無可奈何。
程光見了,忙說道:“王妃不必憂心,廣平王方才令我等去周圍尋些飯食來備著晚上用膳,那些事我安排手下去辦,這就趁機回長安城將沈夫人安頓至我家中,快馬加鞭想必天黑就能返回。”
玉茗一聽,先是一喜,卻又擔心道:“你如此擅離職守,會不會受罰?”
程光搖了搖頭:“如今這個時候,每天都有無數內侍衛兵逃走,只要我及時趕回,定不會被發現的,王妃還請放心。”
“那有勞你了,”玉茗想了想,從懷中掏出她臨行時帶的一支金鐲子交給他:“這個你交給沈夫人,讓她救急用。”
程光接了鐲子,施了一禮,便去周圍尋了一匹馬,一鞭子抽下去,策馬而去。玉茗看著他的背影,這才鬆了口氣,只希望他此去能順利找到珍珠,為她安排好生計。
可是,直到第二日早晨,她也沒看到程光回來,不由又擔心起來。李瑁聽了她說此事,淡淡說道:“或許他也跟那些內侍們一樣逃走了罷。”
玉茗搖搖頭,直覺程光不是這樣的人,可是,想到她與他接觸也並未幾次,就算他本是實在人,如今兵荒馬亂之時,難免人是會變的。或許他是真的拿了那鐲子去接濟自家父母,那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她這般想著,便不再糾結,只是仍擔心遠在長安的珍珠,希望她能逃過一劫。
啟程兩日,雖說有民眾接濟,可總歸是比不上在宮內錦衣玉食有人侍候,這些皇親國戚們一個個都灰頭土臉,那些嬌慣的已忍不住哭了起來。一路上,悲聲不絕於耳,聽在玉茗耳中,變更覺得前途慘淡。
她回頭看著李瑁,他正靠在車上淺眠。昨夜他把馬車讓給了她跟兩個孩子睡,自己則去跟那些侍衛睡在篝火旁,想必也是沒有睡好。看著他的臉,雖染上風塵卻仍收拾的幹淨整潔,只是,因旅途奔波,一縷發絲散落下來,看著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