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亨瞧了他一眼,看看左右無人,悄聲道:“聖人的意思是,只選妃嬪、皇子、王妃、皇孫、幾位大臣以及近宦官、宮人隨駕,其餘人皆不帶。他已任命韋諤為禦史中丞負責隨行事宜,相信很快就要啟程。”
李瑁聽了,知道此事已無轉圜餘地,心事重重的回了府中。回去時,玉茗正跟孩子們一起,他讓婢子帶了兩個孩子先去院中玩耍,拉著玉茗去了書房。
見他面色嚴峻,她知道定是出了什麼大事,知道進了屋閉上房門,她才問道:“可是出了什麼事?”
李瑁嘆了口氣說:“你一會兒便讓婢子收拾細軟,恐怕過不了幾天,便要離開這裡了。”
玉茗聽了一愣,問道:“去哪裡?”
李瑁看著她,聲音帶了絲無奈:“聖人已決定,要臨幸蜀地。”
“什麼?”她聽了大吃一驚:“此時臨幸蜀地,那不就是……那長安城怎麼辦?”
“長安城,怕是保不住了。”李瑁說完,閉上眼,他也不敢相信,這座從小長大的皇城,竟然有一天這般輕而易舉的就交到叛軍手上,而那個當年誅殺韋後一黨的父皇,竟然會在幾十年後棄城而逃。
一時間屋內氣氛慘淡起來,兩人皆被這即將面臨的國破家亡的情形所打擊,相對無言,不知該說什麼好。
許久,李瑁輕輕說道:“我本想有一日帶你離開這裡,沒想到,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卻是要去逃難。是我對你不住,若是……”
他還沒說完的話被一隻手捂在口中,玉茗抬頭看著他,淡淡一笑,只是那笑中帶了些悲慼:“我曾說與你同甘共苦,沒想到,這話竟然一語成讖,既為夫妻,又不是那同林鳥,哪裡有大難臨頭各自飛的道理?”
她把頭輕輕靠在他懷中:“如今國難當頭,大唐子民皆在受苦,我去哪裡又有什麼不同呢?你去哪裡,我跟孩子們便跟著,那裡便是我們的家。”
李瑁緊緊抱住她,長長舒了口氣。此次離開長安,不知道還有沒有回來的一天。若是真的無法回來,恐怕他的皇子身份也保不了多久了,那時他該如何守護她和孩子?
他方才聽李亨說,打算在逃難路上除掉楊國忠,雖然後面的話並未說完,他卻聽出李亨有挾天子以令諸侯,強逼聖人退位的打算。為人臣子,他本應勸阻此事,可是,想到大唐盛世江山變成這個樣子,再想到那些冤死的將領,這些年被楊家禍害的臣民,終是什麼也沒有說。
他終究不是當年那個李瑁了,有了想要守護的,也變成他的軟肋。原本就已經亂了綱常倫理,一切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再也無法回到正途。他想要盡快結束這一場禍亂,讓一切回歸原位,只想他抱著的這個人和他們的孩子平平安安陪在身邊,其餘的,都不重要了。
果然,第二日宮裡來傳旨意,令個王府攜帶家眷一同臨幸蜀地。壽王府因為沒有妾室,只帶了幾個隨身婢子侍從。而那些妾室眾多的,則不得不挑選幾人隨行,其餘的只能留在十六王宅中。
一時間,各個王府中悲聲四起,那些沒有選中的妾室失了庇護,不知該往哪裡去,而那些可以隨行的,也一個個惶惶然,不知自己將面對什麼樣的境地。
興慶宮內也是愁雲慘淡,玄宗坐在位上,看著殿中跳起霓裳羽衣曲的貴妃,滿心悲慼。曾經這曲子是為盛世所作,沒想到,如今竟然到了這等無法收場的境地。
楊玉環此時也是愁雲滿面,她預感到自己所依附的這棵參天大樹已經開始枯萎,她用最極致的舞姿向他展示著自己的忠誠,等待她的又是什麼呢?
作者有話要說: 你們期待的楊家倒黴已經開始了
作者廢話兩句,有同學覺得男女主人設不是很討喜,這個故事的本意,就是想寫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男主被救贖的故事,李瑁在那種境遇下,多說一句話都有可能引起禍端,他敢頂撞楊氏姐妹,不安享富貴為離開十六王宅謀劃,已經是那些同批皇子所不能比的了。
當然,這都是作者自己杜撰,史書上連玄宗比較廢物的兒子都有生平記載,而李瑁只有一個王妃和生卒,他的人生在楊貴妃入宮後戛然而止,再也尋不到痕跡,可見刻意抹去的用心之深。
所以,覺得他沒出息也好,軟弱也好,女主傻也好,不機靈也好,我想寫的愛情,就是一個男子盡其所能去愛護他的心上人,而一個女子心甘情願與他同甘共苦。或許他能給與的不多,可這一顆心便夠了。總好過李亨廢棄太子妃,李豫在患難之時拋棄沈珍珠。當然,不理解也沒關系啦,就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