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開元二十四年。
這一年上巳節1比往年熱鬧一些,只因玄宗要在曲江池宴會群臣,長安城權貴們幾乎都帶上家眷彙集於此,可謂一場盛宴。
玉茗的父親剛剛提了領軍衛左將軍,心情好得很,破例允許這個寶貝女兒一起來赴宴。自從幾年前玉茗偷跑出門險些丟了,他對她的管束就愈加嚴格,生怕一個不注意再生出什麼事端來。
況且玉茗已經十一歲,也該到了出來見見世面的時候,再過兩年,就可以選一門好親事準備出嫁。他跟妻子合計著,不如趁這次上巳節,先給女兒提前挑著好人家。
京兆韋氏作為關中四姓之一,自是不愁嫁女兒的。當年韋皇後毒殺中宗在先,玉茗祖父韋巨源因此在當年唐隆政變2被殺,韋氏一族遭受重創,從此一蹶不振。可這幾年似乎玄宗又開始重用韋家人,不僅提拔了一批韋氏子弟,還先後冊封兩名韋王妃。在旁人眼中看來,韋氏似乎越來越風光了。
玉茗跟著母親在韋家那一堆女子中說著話,她初次出來參加這種宴會,是以除了幾個同族姐妹其餘的都不甚認識。這會坐在她身邊這位,是比她大四歲的韋瑤兒。
“瑤兒姐姐,今兒個怎麼你自己來了?念兒姐姐呢?”
玉茗問的是韋瑤兒的長姐薛王妃韋念兒。只見瑤兒嘆了口氣:“我那姐姐自從薛王過世便足不出戶,一心禮佛,連我都見不上幾面,可憐她年紀輕輕就要守寡。”
玉茗一聽,心裡有些難受,卻寬慰道:“瑤姐姐不必擔憂,我想念姐姐定是為王爺祈福,夫妻一場,況且王爺對她一向不錯,當年甚至還為了她專門去向聖人求情……”
韋瑤兒冷哼一聲:“求情有什麼用,我那二哥不一樣被殺了?橫豎只是個不成器的王爺,空有一副好心腸,真有什麼事,難道他能護得住我們韋家?”
玉茗聽她這一說,也無法接話。韋瑤兒這話雖刻薄,卻也不是全無道理。當年她二哥韋賓因小人誣告被處死,韋念兒因此事險些被免去王妃位,薛王李業親自面聖求情,這才保住了這位韋王妃。他倆因經了這一劫,感情愈堅,直到年初薛王去世。
只是,她卻不贊同瑤兒所言,生在韋家的女子,多數是聯姻嫁了門當戶對計程車族,有些甚至加入皇家,可那些在她眼中皆不重要,稚氣未脫的她聽多了那些郎情妾意的故事,想要的是那一生一世一雙人。
瑤兒見她不言語,自知失言,笑著說:“瞧我直性子,不小心便說了這些晦氣事,妹妹只當沒有聽過罷。”
她笑了笑:“姐姐這話說的,難不成將我當了外人?不過,我倒好奇姐姐會選何人做郎君呢?”
瑤兒淡淡一笑:“自然是能護我之人。你看那些士族之家,起起落落皆由聖意,就算風光一時,說不定哪天變了天,就遭了滅門之災,一如我們韋氏當年。”
玉茗仔細一琢磨她這話,驚得捂住口:“姐姐是要……”士族之外,那不就是皇家?
“宮中有惠妃娘娘在,自然是不能去了,聽說聖上最近打算給幾位親王封妃……”瑤兒話頭頓在這裡,突然眼睛一亮,指著遠處說:“你看,壽王來了!”
玉茗順著她的手指看去,只見不遠處的池邊,站著幾位年輕男子,看衣著似乎是皇家子弟,其中一人吸引了她的目光。
那人面若玉冠,繼承了李氏血統的高挺鼻樑,卻因柔和的眉眼淡化了五官輪廓,看起來多了些溫柔,此刻他低頭淡淡地笑著,那笑容即便隔著這麼遠,也暖到了她的心裡。
十八郎!她心一動,沒想到能在這裡見到他。當年得知十八郎便是壽王後,她曾趁著偶爾幾次出門故意乘車經過十六王宅,可惜那深深高牆隔斷了她的視線,竟然一次也沒有再邂逅過,幾年過去,他的面容似乎已經在心中淡了,卻沒想到仍讓她一下子將他從眾皇子中認了出來。
只聽旁邊韋瑤兒說:“壽王殿下七歲封王,九歲便遙領益州大都督,可見聖人對這兒子有多寵愛,聽說……”她悄悄附到玉茗耳邊說:“惠妃娘娘一直想要將他立為太子,以那位的手腕,現太子位置怕是岌岌可危了。”
玉茗畢竟年紀還小,不懂得這些內廷之事,她的注意力都在那溫潤如玉的男子身上,只覺得整個人都被他照耀著,暖烘烘的舒服極了。
“瑤姐姐,你說能配得上壽王的,會是怎樣的女子?”她喃喃問道。
“嗯......若是不看家世,估計便是楊玉環那樣的女子吧。”
“楊玉環?”玉茗疑惑地看著她,不知她說的是何人。
瑤兒用手中團扇往旁邊一指:“就是那著黃裙的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