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人見有人出來打擾好事, 面色一沉就要發作,可一回頭看到來人是誰, 那臉立時轉了笑說:“原來是韋侍郎家的郎君,失敬失敬。”
玉茗見來人正是韋諤,忙喊了聲諤哥哥,見那賊人竟然不怕人,似乎與他認識, 又疑惑起來。只聽韋諤說:“安慶緒, 你不好好當你的兵馬使, 卻在這裡欺負我家妹妹,莫非是覺得我韋氏一族朝中無人了不成?”
那安慶緒聽了,也怕得罪這位侍郎公子, 畢竟他父親在朝中根基不穩, 不敢得罪這些名門世族,忙賠著笑臉說:“韋家郎君這便是錯怪我了, 我只是見這娘子美貌,想要攀談幾句, 沒想到竟誤會了, 不知她還是你家妹子,誤會誤會。”說完他一擺手, 讓那些隨從放了擒住的兩個護衛, 又跟元氏和玉茗倒賠笑道了歉,這才慌忙走了。
等他一走,韋諤走到兩名女子面前問:“你們可曾受傷?”
元氏搖搖頭, 罵道:“早就聽聞安祿山家的家裡養了一群狼子,沒想到今日晦氣,竟然在街上碰到,他們未免也太過囂張。”
玉茗一聽,沒想到這人竟然是那胡人安祿山的兒子,他的長相,卻與那個胡人父親極為相似,想到自己方才險些被輕薄了去,氣道:“沒想到長安城如今竟然變成任這些無恥之徒橫行霸道的地方。”
韋諤嘆了口氣說:“此事不宜在此談論,還是先回府去吧。”說完將兩人護送回府中。庭之一聽此事,便要去找那安慶緒拼命,被韋諤勸了半天才攔住。
元氏也勸道:“如今那安祿山受了聖人寵信,朝中無人敢與他作對,就算你找上門去又能如何。”她看了眼玉茗說:“只是妹妹受委屈了。”
庭之氣得大罵:“竟然欺負到我們韋家門口,簡直欺人太甚!”
韋諤知道他氣憤妻子和妹妹受辱,他何嘗不想要將那人狠狠教訓一頓,只是牽涉到安祿山這個小人,事情便複雜了。他想了想說:“如今麻煩的不是教訓這安慶緒,只怕他盯上了茗兒,會對她不利。”
在場之人皆是一愣,看向玉茗,讓她心裡也不安起來。只聽韋諤又說:“我聽說這安慶緒雖年滿二十,家中有姬妾無數,卻並未娶妻,而茗兒……”
他一說庭之便明白了:“你是怕他會上門提親?他怎麼敢再找上門來?”
韋諤搖了搖頭:“你這便不明白了,安慶緒雖是個傻子,他那個父親卻是個投機之人。就算安祿山一直攀附李林甫,那些宗族大家卻沒有人看著上這個粗鄙胡人,定不願與他結親,如今伯父官拜右郎將軍,誰娶了茗兒,便是得了韋氏的支援。多了這門姻親,安祿山便是如虎添翼,至少韋氏不會跟他做對了。”
他這一說,在場之人皆沉默不語,玉茗聽了心中更是一驚,沒想到今日出門,竟然惹上這麼大的禍事。她剛跟李瑁情投意合,只等他能娶自己那一天,卻等來的是這橫生枝節。
她面色蒼白,喃喃道:“這該如何是好?”
庭之見了,寬慰道:“妹妹放心,父親定不會讓你嫁給那胡人為妻。只是……”他想到對方是安祿山一家,不知這些毫無廉恥的胡人會做出什麼卑鄙的事來。
待韋昭訓回府,庭之跟他說起此事,他聽了也是毫無對策,只希望安祿山那邊沒有動靜。卻沒想到,偏偏如韋諤所說,沒過幾日,就在韋家以為這件事已經過去時,安祿山卻派人送來一張拜帖,說自己的兒子唐突了韋家娘子,邀了韋昭訓去赴宴賠罪。
收到這帖子,韋昭訓便知大事不好,叫了兒子商量也毫無對策。庭之唯有去找韋諤,看看他有沒有什麼辦法。韋諤連連嘆氣:“就算不赴這鴻門宴,怕是安祿山也有辦法求聖人賜婚,那時便真的毫無轉圜餘地了。”
他想了想:“如今只有一個飲鴆止渴的辦法,就是讓茗兒盡快定親。”
庭之一聽,搖了搖頭,將玉茗與壽王的事告知與他。韋諤聽了,才明白她這時還未出嫁,竟然是因為那個人,心中百感交集,這個從小看著長大的妹妹,曾被他放在心中多年,沒想到,竟然會選瞭如此艱辛的一條路。
他與她失之交臂,卻仍希望她能得償所望,陪在心愛之人身邊。微閉了眼,他苦苦思索該如何才能幫她,突然想起前些日子父親曾寫了一封參安祿山的摺子,當時他曾勸父親不要以身犯險,說不定因這件事會被安祿山記恨,甚至生出是非來。
他的話令父親有些遲疑,估計是顧慮到兒子的仕途,才沒有將那摺子呈上。想到這個,他心中有數,想出對策來。
庭之聽他說完,忙搖頭阻止:“此事乃是我的家事,怎能讓你因此受到牽連?若那安祿山相逼,大不了父親跟我辭官不做便是。”
韋諤反問:“若是他去求聖人賜婚,莫非你們還能抗旨不遵?”
“這……”
韋諤淡淡說:“你放心,這摺子是父親本就寫好的,與此事無關,我只是因了茗兒的事打消顧慮而已。若真的因此出了什麼事,只能說這朝中已容不下真話。”
幾日後,一封參安祿山賄賂朝中官員的摺子遞到了玄宗手中。若是以往,有李林甫蔽塞言路,排斥賢才,玄宗定不會看到這摺子,可是,這一次,韋見素拜託了一人,才讓這摺子順利遞了上去。
這人便是太子妃韋瑤兒的三哥韋堅,此人與李林甫素來不合,卻也是玄宗寵信的朝臣之一,身為水陸轉運使,他藉著此次被玄宗召見彙報開通漕運程序的時機,將李林甫與安祿山交好的事裝作不經意的稟告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