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 64 章 兄弟/朋友(第1/5頁)
章節報錯
第64章 第 64 章 兄弟朋友
蔣靜軒走在夜風迴旋的街頭, 酒意漸漸消散,再一次權衡生意方面的事。
到南方進貨回來散貨的利潤特別大,早在上一個年代, 就是京市不少人賺大錢的路子。他早就知道,只是一直湊不齊南下的條件。
要有足夠的資金,也要有個說地道的粵語的同伴, 要不然, 走一趟要麼賺不了多少, 要麼血本無歸。
他這兩年一直在為這事兒做準備。
今天家裡的事讓他心緒壞到了極點, 生意上的運氣卻很不錯,與大客戶簽了合同, 明天就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他手裡的産品是包裝精美營養豐富的麥片、奶粉、核桃粉、芝麻糊之類的營養品。客戶開小賣鋪起家,如今在本市和京市有十幾個商店, 三個鋪面更是設在顧客最多的百貨大樓、商場,拿下他和同伴那批貨全不在話下。
這生意他認為有發展前景,有入股生産廠家的打算, 但是,需要足夠充裕的資金。
他跟同伴得賺到足夠的快錢, 才有長遠可期。
今年上半年,他結識了一個來自鵬城的人。鵬城那邊的經濟發展情況不要太樂觀,是誰都知道的,但什麼地方都是一樣,不乏活得艱難的,那人正是如此。
幫著溝通避免高價拿貨的人手有了, 五萬多塊的拿貨資金也有了,按理說,今天就該去訂票, 可是……
蔣奕在南方有人脈,他早已瞭解到。
蔣奕要是使絆子,別說拿貨回來賺錢,他會不會折在那邊都難說。
蔣奕是他同父異母的親弟弟,他們之間,有著不為人知的很深的過節——
今年蔣奕回來後,成為駕校投資方,是蔣靜軒在駕校成立之後才知道的事,而在駕校成立之前,他沒少給創立人也就是駕校校長使絆子。
這是為什麼?
全託了他老爹老媽的福。
他們屢次三番打越洋電話回來,言之鑿鑿地說校長品行惡劣,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一再出陰招兒,害得他們好些次險些被批鬥,隨後這些年,只要他們回國,就會出盡法寶地讓他們在人前尷尬難堪……
一言蔽之,那個人簡直就是他們蔣家的仇人。
那時候的蔣靜軒,對父母有著無條件的信任不假,卻也不會傻呵呵地一聽到訊息就做什麼,做了些基本瞭解。
結果是駕校校長的確跟蔣氏夫妻不合,對哪一個都厭惡到了骨子裡,平時提起來,總是一句“那對兒搞破鞋成功的玩意兒”為開頭。
知曉這些後,蔣靜軒怎麼能不膈應。畢竟,那時候他深陷在自我催眠中,深信父母不論如何都是值得理解體諒的,校長的言行卻無疑是在瘋狂踩踏著引起他自卑心理的神經。
所以,他一次次出手阻撓。
但,也一次次失敗。
駕校終究是大張旗鼓地成立了。在那一天,蔣靜軒才知道,蔣奕是投資方之一,也就明白了失敗的原因——校長的人脈並沒那麼廣,不足以解決磕磕絆絆,可看似初初歸來的蔣奕的人脈,是誰也摸不著底的。
同在一屋簷下的日子裡,蔣奕不曾提及只言片語,可蔣靜軒再清楚不過,自己已經把人得罪的不輕。
蔣靜軒也沒提過。哪兒有那個臉?
到近期,他自然是回過味兒來了:蔣奕回來的歲月裡,他指不定被父母當槍用了多少次,給蔣奕添了多少次堵。
父母曾經的愛情、如今仍舊存在的婚姻,正如他的自我催眠和清醒之後的反差:你相信的時候,便只看得到他們的好,相信愛情的無堅不摧;真相暴露之後,你願意冷靜客觀地看待的時候,發現的便是太多的骯髒醜惡。
而他是什麼?
他是骯髒醜惡的産物,亦是締造骯髒醜惡的父母手裡的一把槍,渾然不覺中,一次次去傷害蔣奕。
蔣奕的性格,不需太多接觸,便能瞭解到一點:他但凡跟你談起什麼事的時候,你這個人,大概就是這輩子都不得消停了,甚至是生不如死。
——有這樣的前提在先,蔣靜軒怎麼可能堅信自己的能力,照計劃南下呢。
如果父母沒鬧到這地步,如果不知道自己只是二百五父母手裡的一把槍,他也就淡然地放棄南下一事了。錢是好東西,可也沒必要為之涉險,橫豎這是遍地黃金的年月,賺錢的路子多的是。
他並非天賦異稟,比不上的人多了去了,而那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卻能成為數個行業的翹楚,對此他真沒有嫉妒不忿,正相反,但凡關系不是一直以來的相敬如冰,他人前人後都不會掩飾欣羨和些許的引以為豪。
惹不起兄弟,沒什麼丟臉的。
在今時今日,他該做的是面對。
不論如何,蔣奕是他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他欠他一聲抱歉。
他也隱隱感覺到了,自己很多賺錢的路子,蔣奕都能輕而易舉地阻斷。
既然如此,不如幹脆一些,要蔣奕一個明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