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視野、絲綢、誤解(第1/3頁)
章節報錯
京城
伯虎堂的第一條商船“弘治十八年”號還沒有返回它的母港,無數的人還在冥冥之中期盼著他的迴歸。
但杳無音訊的擔憂,卻是敵不過訊息確鑿的哀傷。
八月初六日,深受老皇帝信賴的禮部尚書兼掌太常寺事,太子少保劉岌,因病去世。
躲在西涯山莊裡的老皇帝悲痛萬分,但不久之後,比之更受皇帝信賴的戴珊也因病去世。
有穿越者發現戴珊的病故時間,與某些野史雜記的記錄不符。老皇帝特意叮囑剛剛登機的朱厚照,讓他下達密旨,叮囑戴家人不要在此事上多說。
其實這一年,包括章格、呂紀等多位重臣也都上了閻王爺的生死簿。
巧合的是,因為穿越者們在蒐集史料的時候,將許多重要的大人物的人生履歷也都總結了出來,同時為了方便,又根據時間線反向進行了整理。
這種整理的結果就是,當老皇帝翻開1505年的相關記載之時,他不但見到了以上幾個名字,還見到了其他幾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名字。
在幾個月之後,莫斯科大公國的實際統治者,伊凡三世就將撒手人寰。他的兒子瓦西里將繼承他的位置,並沿用擴張政策。
巧合的是,伊凡三世在執行這一政策時,曾經吞併過一個叫做特維爾的公國。
這個公國的末代君主,米哈伊爾鮑裡索維奇大公,在1485年亡國之後就逃往了立陶宛。
那時候波蘭立陶宛聯邦是東歐第一大強國,同時也是莫斯科大公國向西擴張的最大障礙。
因此,伊凡三世和他的大臣們都認為,立陶宛完全可以利用特維爾問題向其發展。
當然,在真實的歷史下指導兩位君主去世,立陶宛也沒能完成這一壯舉。
但也有人猜測說,伊凡三世其實早就病入膏肓,但他為了避免君主死亡帶來的內憂外患,一直硬撐著身體,堅持到了鮑裡索維奇的死訊傳來。
沒有人能夠明確的證實這一點。
但也沒有人能夠證偽。
這裡面隱藏著的宮闈秘辛,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某些閒人的注意。
而退隱江湖的老皇帝,竟也不幸成為了其中之一。
他並非是個好事之徒。
但這個莫斯科大公國在後來的發展,卻深深的將它陷入了驚恐之中。
“這大片區域,應該是蒙元時期的嶺北行省吧。”
已經得到廟號孝宗的老皇帝,成了大明朝又一位活著看到後世評價的政治人物。
當然他還沒假死的時候,就已經從盧姑娘那裡得知了自己的廟號。為了不引起穿越者的驚厥,他沒有改動這個廟號,而是平靜地將只接受下來。
但其實一定程度上,他是因為死後的工作並不比活著的時候輕鬆。這樣他沒有心思去關注那些事情。
而這些嶄新的工作當中,絕大多數都與穿越者密切相關。
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就是了解穿越者們所瞭解的一切。
這色彩斑斕的地圖,作為資訊量濃度極高的載體,自然也逃不過老皇帝的魔掌。
為了更清晰、方便、迅速的進行學習,老皇帝還把執掌先賢祠的武文路叫了過來。
此時,武文路正坐在地圖的另一端,驚豔的看著皇帝拍打著初中歷史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