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王華的詢問,李東陽知道自己的解說已經接近尾聲了。

“你猜的沒錯,我所擔心的就是我大明朝計程車人,最終淪落為工商之屬。”

“可是我大明朝的官員當中,都有不少暗地裡經商的。”

“你說的沒錯。便是這所謂的泰息諸國,其後來的政治體制當中,也大部分都是以工商貴族為主的。可是人家這個估計組都是有封地的,你我有封地嗎?”

“沒有封地怎麼了?”

“沒有封地心裡就沒有根基,手裡就沒有興起的地方,因此你說這些當官的會把什麼當做他們的起家之地呢?”

“大明?”

“一群更大的寄生蟲。”

李東陽又用了一個新學來的詞語,寄生蟲。

王華能夠理解這個詞的意思,但他也覺得如果嚴刑峻法的話,或許能夠制止一二。

他說了自己的想法,但李東陽立刻反駁。

“第一,穿越者們認為這種事情是無法避免的,因為事情總是會向壞的一方發展,因為人心總是貪婪而不知足,這在他們的哲學當中叫做熵增,熵增是必然的,很難阻止的事情。第二,西洋諸國的工商業發達之後,國力也變得強盛,他們有實力對外擴張,這才把那個所謂滿清打得滿地找牙。難道你王華不希望大明的國力強盛起來嗎?”

“這。”

王華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進退維谷的命題。

倘若堵死了限制工傷活力這條退路,那麼就意味著掐死了發展的動力。

於是他只好再問到。:“那我們該怎麼辦?”

李東陽呵呵的笑了起來。

“你是想問我們大明怎麼辦?還是想問我們大明士大夫怎麼辦?”

“啊!”

王華徹底鎮住了,他終於意識到李東陽在擔憂什麼呢。

以前他們總覺得這群士大夫就是大明本體,時不時就會下意識的忽略了皇帝和百姓的存在。

但現在,他發現大名還是大名,而士大夫們。所以已然變成了蛀蟲,無論他們是否會向泰息諸國那樣成為所謂的新貴族。

“這,這可如何是好?”

李東陽嘆息一聲。

“我也沒有辦法呀。皇帝是如此的勵精圖治,連女真人都不肯放過,遑論我等手無縛雞之力的一介書生。如果有誰阻礙他的大明發展,或者哪怕是留下了一絲隱患,我相信他也會想方設法的除之而後快。”

“難道說,陛下的心已經變了嗎?”

李東陽鄭重的點點頭。

“你曾經問我陛下的回覆是什麼?老夫為尊者諱,不方便同你多講。但我可以清楚的告訴你,陛下是個好陛下,他的心裡只有大明江山和億萬百姓。至於我們這些書生,那是它造福百姓的工具,倘若工具不管用了,你覺得你家菜刀生鏽之後還會有什麼好下場?”

王華愕然不已。

但李東陽似乎還嫌不知足。

“更要命的是,泰息諸國的工商之所以能發展起來,並不僅僅是那些商人有多大本事。而是那些工匠們可以源源不斷的為他們製造出商品。”

“我朝的工匠也可以源源不斷的……”

王華有些急了,但李東陽卻打斷他,繼續說,“我朝工匠的手藝是落後的,這一個落後在他們所謂的學說當中就沒法在市場當中佔據優勢。但他們所用的辦法,卻已經和泰息人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