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的第二份名單,卻是比第一份要簡單了許多。

攏共也就四個名字。

但就是這四個名字,看得李瑁倒抽了一口涼氣。

工部尚書、同平章事牛仙客!

檢校司農卿皇甫惟明!

北庭都護蓋嘉運!

安西副都護郭子儀!

隨便哪一個單獨拎出來都是大名鼎鼎的一方人物。

尤其是皇甫惟明、蓋嘉運、郭子儀這三位,眼下雖還不怎麼起眼兒,但日後那可都是手握重兵之人。

李林甫要自己對付這三個人,實在是眼光夠毒的。

看出李瑁心頭有些猶豫不決,李林甫便不失時機的說道:“殿下不必擔憂,且聽我細細道來。”

“先說牛仙客牛相,此人算不上是敵人,反而在諸多事情之上對老夫頗有助力,但說到底他也不是自己人。”

“而且此人毫無主見,眼下老夫得勢,他事事都聽老夫的,在別人看來,他乃是老夫一黨,咱們收拾了他,正好可以堵住悠悠眾口,陛下那裡也能有個交代。”

“再說皇甫惟明,他與忠王李亨乃是密友,而且眼下官職不高,咱們收拾他不會引起太大波瀾,但卻可從側面打擊忠王,讓殿下在陛下心中的位置更加穩固。”

“至於蓋嘉運和郭子儀……蓋嘉運手握重兵,又與甄王李琬、儀王李璲有些交情,那郭子儀雖為副都護,但安西守軍皆以其為馬首是瞻。”

“此二人手中之兵皆不可能為殿下所用,卻又足以與朔方、平盧之兵相抗,故此需得解了二人兵權,如此一來,殿下便可高枕無憂!”

簡簡單單幾句話,卻是聽得李瑁心驚膽戰。

同時也對李林甫佩服不已。

拿牛仙客當幌子,以此向李隆基證明自己沒有藉此機會排除異己,而是老老實實的按罪論處。

再拿時下還只是司農少卿的皇甫惟明開刀,藉此牽扯出李亨,爭取將其徹底的打壓下去,讓李隆基心裡除了李瑁,再無第二選擇。

最後就是把不受其控制的兩位邊疆大將拉下馬來,由此解除邊軍對自己的威脅,再加上朔方、平盧兩鎮軍隊的支援,就算是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李瑁也是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這最後一步是在為以後打算。

畢竟眼下的李隆基,還沒有昏聵到連軍隊都無法掌控的地步,但再怎麼說,他也已經年過半百。

不得不防著其他皇子心中不服,等到李隆基一去就跳出來要跟李瑁拼個你死我活的可能。

不得不說,李林甫這幾手安排算是為李瑁把一切都考慮進去了。

如果不是知道這傢伙是個什麼東西,李瑁這會兒只怕都要感動得痛哭流涕,為找了這麼一個好幫手而慶幸不已了。

什麼為我考慮?

分明就是在為了他自己日後大權獨攬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