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鷸蚌相爭(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此攻防戰打了一月有餘,唐軍防守的晉陽城固若金湯,而夏軍傷亡多達三萬餘人,全軍上下士氣大跌,將士們盼望歸鄉之心日重,竇建德見軍心動搖,急招眾文武商議。
國子祭酒淩敬又給竇建德出了一主意,勸他寫一封決戰書信交與城內的唐軍主帥,言明兩軍這樣打下去,只會便宜了那些邊上看熱鬧的家夥,不如兩軍約定時日來場決戰,一戰而定河東歸屬。
竇建德疑惑的問:“唐軍會主動放棄高大的城牆,出城來與我軍決戰嗎?”
淩敬回答說:“李密帶領的瓦崗軍已經和宇文化及帶領的驍果騎對上了,他二人無論是誰吃掉誰,都決定了中原大局的走勢。唐軍如果繼續和我軍這樣對峙下去,雙方都沒有好處,想必他們會答應的。退一步說,即使唐軍不答應,除了折損他們一方計程車氣外,我軍沒有任何損失,這樣的買賣何樂而不為吶!”
竇建德大喜,當即寫了一封決戰信,著人射入城內。
沒過多久,唐軍遣使前來說,同意三日後兩軍決一高下,以定河東歸屬,但是要求夏軍先退後五裡,以便唐軍出城布陣。
竇建德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了。
三日後,唐、夏兩軍會獵於河東大地。
這一天勢必要載入史冊,唐、夏兩軍共約二十七八萬人馬參加了這場決定河東歸屬的大會戰。
唐軍九萬大軍,分為左、中、右三路布陣,形成左右兩個打人的拳頭。
夏軍十七八萬人馬,一字排開,分明準備以多欺少!
李世民挑選一千多精銳騎兵,全部著黑衣黑甲,分為左右兩隊,號稱“玄甲鐵騎”。李二更是親自披上黑甲,準備率領他們作為先鋒,乘機進擊,攻破敵陣,為大軍開路。歷史上,李世民還真就是這樣做的!他以三千五百“玄甲鐵騎”就打敗了人多勢眾的竇建德,並活捉了他。)
兩軍二十多萬人馬,排兵布陣,一直從早晨到正午。這時候,夏軍紀律性不強的缺點又顯露了出來,士卒們饑餓疲憊,都坐了下來,又爭著喝水,更有人從懷中摸出大餅啃起來。
竇建德這時候又犯了個致命錯誤,他派人把眾多將領從指揮位置上召集到身邊,討論如何破敵。歷史上,竇建德也真是這樣敗的!尼瑪,你們這是在打仗唉!戰前不作充分估計,臨時來開會討論,你不敗誰敗!)
李世民見狀,乘機發兵攻打夏軍,玄甲鐵騎如小刀切黃油一般,把夏軍大陣切開一個口子,順勢朝裡面打去,後面的唐軍見主將都沖了上去,那裡還能不用命,都順著缺口攻擊夏軍,頓時把夏軍大陣攪得人仰馬翻。
竇建德的夏軍和其它義軍有一共同特點,那就是打順風仗行,一旦戰事不順,立馬士氣大跌,一潰千裡。
夏軍將領們正在竇建德身邊開臨時會議,見唐軍大舉殺來,慌忙各自回到自己的軍中,指揮禦敵。只是戰場瞬息萬變,一旦失了先機,怎容得夏軍將領再從容佈置。兩軍只交手了半個時辰不到,夏軍就開始抵擋不住了,不斷有士兵開小差。
竇建德見狀,欲率部稍退幾裡,沿後方山坡重新築起防線。不料他帥旗剛一退,唐軍就四處大喊:“竇建德逃跑了……竇建德逃跑了……”這讓正在交戰中,本就處於下風的夏軍將士們大驚,瞬間崩潰,被唐軍追著一陣砍殺。
夏軍開始全面崩潰,兵尋不著將,將找不到兵,各自撒腿狂奔。
唐軍追殺夏軍四十裡,殺得夏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最後連竇建德也死在亂軍之中。
傍晚,得勝歸來的唐軍各部,皆斬獲頗豐,這一戰斬殺夏軍五萬人,生俘八萬人,擒獲夏軍大將數員,糧草輜重無數,可謂是大獲全勝。
正當唐軍上下都沉浸在大勝的喜悅中時,不遠處一支精兵正向他們疾速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