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結果是慕容不僅會出演這部作品的女主角,戲份最多的一個,同時也還會負責原創音樂,工作量沒那麼大但也不小,需要一首主題曲,還有兩段一分多鐘的關鍵場景專屬,以及一段可以迴圈播放的普通場景配樂。

慕容在看過劇本之後表示自己很有靈感,而且以前自己聯系創作的作品中也有很多可以借鑒甚至取材的段落,這四首作品也同樣會在一個月之內完成,問題不大。

這才是配得上這部作品的陣仗啊。

另外兩個姑娘馮鵑和馬盛薇也相應負責了另一個主要女性角色和全片的視覺效果,美術呈現。

擺明瞭裙帶關系,不過作品裡面多一些專業人才幫忙也是好的,作為研三的馬上就要畢業的學生,專業性當然是有的,而且比四個初創團隊高。

當然他們也不會占人家學生的便宜,報酬比普通的學生練習作品要高一些,慕容的配樂也有單獨的價格,李蓉還簽訂了正式的合同只會用在這部作品裡面,不會用作其他商業用途,自然,這幾首原創音樂的版權還是在慕容自己手中……。

本來這個事情對於四人來說也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邀請學生配樂也只是出於對慕容專業的尊重,像他們這種學生作品,也並不會用於商業用途,其實各曲名師大作也是可以自由用得,但慕容想做,看到劇本後有靈感,那也就由得她去吧,也能提升一下短片格調。

想像一下片尾字幕打出來的時候,就他們這部,還有一行“原創音樂:慕容”……

確實是足夠拉風。

跟指導老師孫正峰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孫正峰眉毛一挑:“那姑娘你們都請得到啊,不錯,不錯。”

李蓉問:“怎麼了……李老師,這小姑娘什麼背景啊?”

孫正峰笑而不語,然後又語:“你們自己問她唄。”

李蓉跟老師關系很好,直接撒嬌:“哎喲,我的恩師誒,您就直接說唄,我能找人家小姑娘直接當面說‘你家裡幹嘛的呀?’麼……”

就這一問才知道,慕容家裡可是真正的音樂世家來著。

爺爺便是烈士之子,從小便跟著小提琴名家學琴,九歲的時候便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不是附小,是附中……),13歲便曾為國家領導人演出。後來附中畢業,直接去了蘇聯莫斯科音樂學院深造,回國後任解放軍歌舞團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獨奏演員。

目前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少將軍銜,副軍級待遇。

父親也是從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走出,到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繼續前往美國被譽為“音樂屆哈佛”的茉莉亞音樂學院,辛辛那提以及紐約繼續深造,31歲以中國傑出鋼琴演奏家的身份前往法國音樂節演出,大受歡迎,此後活躍在世界各大舞臺,與中,美,法國,奧地利,日本等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頂級樂團深度合作,在音樂界名氣很大。

母親同樣是鋼琴演奏藝術家,在紐約時與其父相遇相知,在那裡也曾獲得“美國傑出華裔人才”稱號,現在是美國南加州私立大學鋼琴演奏博士,同時還兼任著加州三所大學的鋼琴教授,後來女兒出生後回到國內,只是每年會抽出一些時間去美國授課而已。

面對這樣的背景,李蓉也只能嘆氣道:“這可是太子爺……公主啊。”

孫正峰笑道:“嘿,可不是嗎,不過也別說出去啊,那姑娘家裡低調著呢,學校裡也就一些老師知道她的背景。”

“嗨,我沒事兒瞎說什麼呀。那她不是應該去中央音樂學院嗎,怎麼跑來影視學院了?”

“人家想做電影唄。”

李蓉點點頭,反正啊,這學校裡很多都是藝術家,她這種商人就不要胡亂猜測人家的志氣了。

藝術家的性子……她們這種世俗市民,芸芸眾生怎麼會懂……給掌上明珠起一個鎖柱的名字……搞不好是跟人打了個賭什麼的……哈,她現在想起那姑娘的名字還是有些想笑,還好她臉皮子功夫到家,在人家面前憋得住。

就這麼一想吧,還覺得自己真是挺幸運的。

隨後幾天,七七八八的演員,道具什麼的籌備工作也做得差不多了,演員都是學校裡找的現成的表演系的學生,李蓉“招搖撞騙”地華藝總監的名頭在這學校裡相當好使,這部影片的題材也對學生們來說很有吸引力,幾乎一呼百應,他們還有資格去淘汰本科生……搞得跟大公司招聘似的。

而道的具呢就是一些通用的古裝場景和物品。幾個人本來還打算考究一下具體的年代,最後終於妥協了,還是決定架空時代的世界,這樣服裝,道具這些也比較好找,有現成的可以購買或者租用,不然還得自己去跟商家定製,那樣太麻煩了,也不是他們能夠負擔得起的成本。

當然不是說錢的成本,而是時間週期,還有人手這些。

……

……

以這組的社會分量,與老師之間的關系,還有對影片本身拍攝難度的考量,他們分到了所有小組裡面最好的一個攝影棚,京城電影製片廠的四號攝影棚,直接就是租給了他們三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