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行動需要考慮武器的特性還有地表阻力,重力等環境引數,還有各種碰撞體積和部位的判定,當然,擁有完整物理引擎的athena2.0對這些都提供了良好的支援,還有現成的視覺化工具。

場景,角色模型,動作所有美術資源都由府南總部提供,三文魚工作室不必操心這個,他們也做不出來。

葉沉溪需要看到具有競爭力的戰鬥效果。

沒有明說,但青魚北美的人都知道接下來他們應該會開啟一個arpg專案了。

……

……

京城的《電子游戲》雜志編輯部,專門負責單機遊戲資訊的編輯部二組,總共有四個人。作為一家本土遊戲媒體,比較遺憾的是他們沒有自己的海外辦公室,很多世界上發生的遊戲相關新聞,都沒有辦法第一時間獲得資訊,派遣記者前往,對知名遊戲人進行採訪……大多數時候也是透過其他海外大媒體的報道才會得知。

現在這四個人力,分出去三個專門負責全天候搜尋青魚網路和《萬物起源》在海外的相關動態,然後整理報道。

“《萬物起源》全球銷量突破200萬!”

<101nove.ritic一家囊括電影,電視,音樂,遊戲等綜合性評分網站)上媒體平均評分升至94分!玩家評分也有85分!”

“《萬物起源》澳大利亞開售,5萬套半天售罄!”

這樣的最新訊息信手拈來。

“瑞典團隊準備用《萬物起源》1:1還原整個斯德哥爾摩!”

“英國中學老師用《萬物起源》給學生授課,遊戲走進課堂!”

社會新聞也有。

哪怕是暫時沒有搜到什麼新鮮內容,全球網路上搜刮一些玩家制作的精美建築,或者到fg平臺上尋找最新上傳的od進行說明,也能充當一篇新聞……

沉默羔羊也很苦惱啊。

對於國內的遊戲媒體來說,網路遊戲還是主流,這和市場肯定是完全吻合的,而單機遊戲這一塊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新聞渠道,也只能翻譯一下外媒的文章,頂多加一點自己編輯們的主觀評價。

他們也不想當翻譯機器,媒體人的尊嚴啊。

誰叫現在《萬物起源》的新聞這麼火呢,比當初《求生》的時候猶有過之。

主要是這款遊戲在國外引起了轟動……國外沒人玩的時候,國內在黑,從月初起,隨著這款遊戲在全球範圍內的火爆,國內的口碑就完全反轉了過來,對這款遊戲持負面意見者幾乎已經看不到了,當然也還有,不過也在發言時候也謹慎小心了許多,生怕一言不合就招來一群魚粉的圍攻。

而原來黑得興起的水軍也消失無蹤,因為知道黑不動了,花錢也是白搭。

玩家們嗷嗷待哺一樣每天等待著這些新聞,哪怕是自己不玩遊戲的人,也樂於看到外國友人沉迷在一款ade in china的遊戲之中,各種獵奇的社會新聞啊,國外媒體的稱贊跟誇自己一樣高興。

這裡面有一種特殊的加成力量,與民族有關。

當前與《萬物起源》相關新聞業務需求量太大,幾乎隨便一篇文章只要標題上帶上青魚網路,pasca,萬物起源這幾個關鍵詞,點選量絕對比其他高出好幾倍。

這種效應是多方面的。

掏寶上面賣組裝電腦的,之前一般是起名叫“永恆之戰主機,暢玩套餐abc”這樣的最多,也有一些“超越火線清涼一夏主機”,“地下城勇士勇者無敵套餐”之類的,反正什麼遊戲火就是啥啥啥主機。

而現在也加上了“萬物起源,起源套餐”,下面的詳細介紹中店主還會打上已經開始出現的一些高畫質材質包作為展示,依然在60幀以上,值得信賴。

還有一些新遊戲的出現,也會往這個熱點上蹭。

要麼是宣傳軟文上加上萬物起源元素,比如1月26號剛剛進行不刪檔內測的《天劍之路》,其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天劍之路》與《萬物起源》全方位對比評測。”

拜託,你是一款oarpg端遊啊,還是傳統仙俠題材,主打神獸寵物的,八竿子打不著,扯得上關系嗎!

在這片“評測報告”中,還真的對兩款遊戲的各個系統進行了巨細無遺的對比,尤其是在遊戲畫面一項對比中還自稱大勝,在社交系統上也技高一籌,憑借豐富多樣的立體式互動內容,師徒,好友,幫派,結拜,結婚……擊敗了《萬物起源》……

當然,最後在整體評價中,《天劍之路》還沒有冒天下之大不韙地戰勝《萬物起源》,作者給出的評價是各有千秋,而《天劍之路》顯然更適合中國玩家,更符合國情。

其實在國內,這款遊戲從宣佈起就伴隨著種種爭議,主要是青魚網路這家有點被神化了的公司似乎在單機遊戲,而且是小遊戲這條路上漸行漸遠……看看,已經快一年沒有新的網路遊戲公佈了,是不是要坐擁手裡的四款頁遊和一款端遊吃老本啊。

在正式發售之前,公佈的遊戲資料中,大多數國內玩家也很難理解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玩法,究竟樂趣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