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窮奇軍(1)(第1/2頁)
章節報錯
許氏對於白素貞的提議也是贊同的,雖然不太明白這樣做的理由,但是聽李公甫說許仙一直在為難民的事情『操』心,要是能幫上那最好不過了。
再說那些難民也十分的可憐。
“陸老,這些日子寶芝堂的生意也不多,不如就當做好事積德了。”
陸老捻著鬍子點點頭,對身後的小夥計說道,“去把我的箱子拿來。”
——————
許仙帶著幾大車糧食到了難民的帳篷處,難民們爆發出一陣歡呼,許仙站在高處宣佈了自己的決定。
難民們對和錢塘縣窮苦的人們分食救濟並沒有任何的異議,能有吃的就不錯了,哪裡還會去挑。
封火指揮著錦衣衛從大車上卸下糧食,直接拆開就扔進旁邊已經架好的大鍋裡,潔白的米粒如瀑布般倒進大鍋,做飯的廚子還豪邁的從旁邊拎出一塊臉盆大的豬肉肥膘,放進另一個鍋裡就開始煮……
許仙看的臉直抽抽,他是絕對不會吃一口的,米都不淘,那麼厚的肥膘下水就煮,煮熟了就扔進米里面一攪和……這哪裡是吃飯,明明就是吃豬油嘛……
不過效果看著很爽,許仙看了看百姓和難民們通通都嚥了口水,心裡還稍微舒服點。
對著旁邊的錦衣衛耳語了一陣,那錦衣衛示意,走進難民的棚子裡,抬出一個大木牌子,往大鍋旁邊一放,從懷中掏出一份告示,大手一拍就貼了上去。
“大家都看過來!!!”錦衣衛大喝一聲,指著告示說道。
“咱們錢塘縣錦衣衛百戶許仙許大人,要開一個玻璃作坊,現在需要大量的人手,有工錢,有意向的可以來,包吃包住!”
包吃包住對於百姓們來說是一件很誘『惑』的事情,但是什麼是‘玻璃’?
玻璃作坊又是什麼,雖然說話的是錦衣衛,但是百姓還是猶豫的很。
那錦衣衛就喊了三遍,然後就只留下了告示在原地。
對於這個結果許仙早就有料到,也沒有指望真的有很多人來幹活,畢竟‘玻璃’對於大明人來說還很陌生,要是玻璃真的產出來了,加上良好的宣傳,這些難民人手肯定是不夠的,如果再大面積的擴招人手,就需要幾個工頭了。
這些工頭裡面又不能都是難民,也需要幾個錢塘縣的原住民,今天喊上三遍,萬一有的苦哈哈就奔著包吃包住來了呢,自己再好好培養培養,骨幹不就出來了嘛……
想到這裡許仙還是嘆了口氣,這些都是自己臆想中的,具體的情況會怎麼樣還不知道,自己也沒有做過生意,唯一的好處就是自己不必害怕失敗,再失敗自己也是大明第一個賣玻璃的。
《大明律》規定官員四品以上不得經商,自己才六品官,不算犯法。
人群忽然喧鬧起來,原來是飯好了,難民們拿著和臉一樣大的碗圍上了鍋子,他們很有序的排隊因為他們知道每個人都有份。
看著他們一個念頭忽然從許仙腦子裡面蹦出來,這些難民既然能輕易的來到錢塘,那麼倭寇呢……他們會不會也有一天來到錢塘?!
這個念頭一出來就一發不可收拾,雖然許仙告訴自己這根本就是不可能,但是許仙還是不可抑制的在想,日本,許仙從來沒有對一個民族厭惡成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