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制度改革的會議,因為內閣次輔和戶部尚書的反對,沒能夠達成一致決議,可謂是大明內閣成立以來,開天闢地的頭一次。

雖然內閣成立後,極大分擔了皇帝批閱奏摺的壓力,朱棣對文官們的態度,比永樂元年好轉了很多,朝廷重大事務的處理,大多數時候也能接納內閣的建議,但誰也不看好解縉和鬱新的下場。

“這是一次很不明智的對抗,首輔大人既然敢拿出來在內閣會議討論如何實施,而不是徵求意見,必然是事先得到了皇帝的同意,他們這麼硬頂,看著吧,怕是這文淵閣之內,再也沒有他們的座位了!”楊榮說道。

“我也有同感,咱們這位內閣首輔對內推行永樂新政,對外收復西域,提升大明在西方的影響力,有了萬國來朝的新局面,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他們兩個綁在一起也不夠分量。”楊溥點點頭說道。

果然,會議結束後,林瀟宸直接就到乾清宮求見永樂皇帝,沒有多久,聖旨就下達了。

永樂皇帝雷厲風行,立刻罷免了鬱新的戶部尚書職務,給出個年老體衰的理由,攆回老家養老去了,隨即命在外面治水的夏原吉回京接任戶部尚書。

解縉被罷免內閣次輔的職務,貶為廣西布政使司的右參議,命內閣成員楊榮、楊溥和楊士奇三人輪流值班,代理內閣次輔職務,在林瀟宸不在的時候行使內閣首輔權力。

這也是永樂皇帝借這個事情殺雞給猴看,強勢的為林瀟宸撐腰,明確告訴文武百官,朕就是毫無保留的信任林瀟宸,他在大明的地位不可動搖,你們和他掰手腕,最後吃虧的絕不是他。

乾清宮。

“老大,有什麼話想說你就直說,欲言又止的,憋著不難受嗎?”朱棣笑著說道。

明年開春就要離開應天府巡視西域了,朱棣把即將監國的太子朱高熾叫到乾清宮,提前熟悉大明的軍政事務。

剛才林瀟宸覲見,談到文淵閣會議的情況,要求對解縉和鬱新嚴加懲戒,兩人的談話也是當著朱高熾的面。

“爹,您不覺得姨夫目前的權力太大,在我們大明的實力太強了嗎?西域加上北疆草原和遼東地區,他指揮的軍隊數量超過了三十餘萬人,而且一次就要招募二十萬人的海軍陸戰隊,建造一百多艘兩千料的大寶船,大明的西部和北部,都盡在他的掌握中。”

“在朝廷,他不但是集調兵權和統兵權於一身的徵虜大將軍,而且還是負責處理全國政務的內閣首輔,從您登基以來所有的重大政務政策,全都出自他的手筆,兒臣覺得,這未必是大明之福。”朱高熾小心翼翼的說道。

就因為林瀟宸的一番話,解縉和鬱新就被踢出朝堂,這樣的信任和寵愛,他都難以理解,一個是內閣次輔,一個是戶部尚書,這可是大明朝廷的中樞要職,皇帝只聽林瀟宸的一面之詞,解縉和鬱新連分辨的機會都沒有,就落得這樣的下場,這也太草率了。

他也為了林瀟宸的勢力不斷暴漲,而感到有些擔憂,一個臣子,居然掌控著這麼多的強悍軍隊,能夠自己研發、製造火器,能夠透過絲綢之路解決軍餉問題,整個的西域、北疆草原和遼東,全都是林瀟宸的勢力範圍,這樣的局面也太可怕了!

以他的智慧,倒不是認為林瀟宸會起兵造反割據稱王,要做這樣的事情,林瀟宸這個姨夫早就下手了,當年北平起兵,是林瀟宸強烈建議的,靖難之役的功勞,說都說不完,對朱棣一脈可以說是有大恩的。

可有些事情必須未雨綢繆,林瀟宸沒有這樣的意思,他手下的驕兵悍將們,未必就沒有這樣的意思,一旦這些人來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林瀟宸到時候應該怎麼辦?

“中規中矩的判斷,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能想到這些,你認同林瀟宸推行的永樂新政嗎?”朱棣沒有正面的回答,而是進行了反問。

“永樂新政裡面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策略,雖然引起讀書人的強烈不滿,但是最底層的老百姓卻因此受益良多,對您和朝廷的決定也是真心的稱讚和擁護,您的名聲得到極大的增長,被稱作是大明的一代聖君。”

“商稅的推行剛剛開始,今年還沒有全部到位,就已經為大明財政增加了數百萬兩銀子,未來肯定會更多,成為大明財政的支柱,這是我姨夫高瞻遠矚的一項決策,沒有想到,商稅竟然有如此的潛力可挖。”

“司法垂直管理,姨夫的出發點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分割了司法權以後,也減輕了各地官府的壓力,各級官府的官員只需要專心民政事務即可,處理案件的速度,變得快速而高效,降低了冤假錯案的機率,兒臣認為我們大明子孫後代的歷任皇帝,應該堅持不變這些國策。”朱高熾說道。

他雖然是朱棣決定巡視西域後,才剛剛接觸到全國政務,但是,永樂新政是永樂朝的核心政務,他對新政在全國推行的情況非常熟悉,到底效果如何,心裡是非常清楚的。

永樂新政是犧牲了特權階層的部分利益,真正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也讓皇帝和大明朝廷得到了好名聲,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是永樂朝給子民實施的仁政。

經過三年多的運轉,大明帝國並沒有因為新政推行的緣故,折騰得天下大亂,也沒有因為讀書人的強烈反對,而陷入到困境中。些許的漣漪,在錦衣衛的監視下後續無力,很快就消失了。

這些掌握朝廷實際政務權力的既得利益者,新政的實施過程中,對於自身所受到的損失,沒有表現出他想象中的風骨,在皇帝的鼎力支援和林瀟宸的強勢推動下,只能乖乖的選擇接受了結果。

朱高熾得到的結論是,朝廷的政務的確需要文官集團來實施,這也是維護老朱家統治的根本,統治者需要儒家思想來鞏固自身的地位,但也不要一味的對文官容忍和抬高他們的身份,君為臣綱就是束縛制約他們的行為準則。

喜歡錦衣諜影請大家收藏:()錦衣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