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戶籍改革
章節報錯
坐落於松江府的海軍大學,目前還沒有開始正常運轉,只是一片氣勢宏大的建築群而已,沒有什麼好視察的。但是,這也是暫時現象,等到朝廷批准了海軍大都督府的要求,很快就會熱鬧起來。
林瀟宸與陳言彬、林靖海、林明海等人,在海軍大學詳細制定了海軍建設方案,叮囑幾個人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然後就乘船回到了應天府。
隨後,他向永樂皇帝和武英殿會議,以新大陸需要開發和保障為理由,提交了一系列的新方案。所有的方案只有一個議題,那就是招募兵員,而且還提出解除海軍官兵軍戶身份的要求,嚴格來說,他這是要對大明的戶籍制度進行天翻地覆的改革。
“軍戶的政策,有利於大明前期大局的穩定,減少了朝廷的財政支出,以土地養兵,不必增加老百姓的賦稅,而且還能開荒增加田畝。但隨著大明向北和向西的擴充套件,與外面國家的交流越來越多,形勢要比洪武朝時期有了很大的變化。”
“永樂朝眼下統治了多少疆域,洪武朝又統治多少疆域?因此,有些原本利國利民的事情,也得根據形勢做出變通。臣的建議是,大明在一段時期內的軍隊,將實施募兵制和軍戶制的雙軌制,陸續撤銷軍戶制,取代的是常備軍制度、預備役制度和義務兵制度。”
“隨著新糧種從新大陸運抵大明,糧食增收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人口陸續的增長,會為大明帶來更多的兵源,可能會有人提出異議,沒有了軍戶制度,如何保障大明撤銷軍戶後,還能有足夠的兵源使用,我有新的制度可供大家進行考慮。”
“常備軍就是募兵制,主要是朝廷邊疆的邊軍,扞衛京師、中都和大城鎮的駐軍,服役期間朝廷發放軍餉,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身體無法適應軍隊要求的時候,就轉入民戶回家安置,由當地的官府加以照顧,使他們的餘生安家立業。”
“義務兵制度主要是針對內地,凡是年齡在十八歲到二十二歲的男丁,都要根據朝廷的需求參加軍隊,在軍隊期間由朝廷發放錢糧,優秀者可轉入常備軍或者晉升為軍官,只佔用他們四年時間,服役結束後繼續迴歸平民。”
“預備役制度,就是整個大明境內四十歲以內的男丁,每年的夏季和冬季,抽出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常規訓練,由各都司指定各地的衛所負責,戰時需要增兵,義務兵無法滿足常備軍需要的時候,可隨時對他們進行徵召。”
“而火炮和槍支的出現,也改變了以往的作戰方式,應該走精兵路線,這麼說吧,一個配備了新型火器和鐵甲車,同時也使用冷兵器的騎步兵組合軍隊,能夠對抗三倍以上的對手,就拿集寧衛做例子,內地的十個衛兵力,也難以抵擋集寧衛大概三個衛的進攻。”
“六月份的時候,鄭和率領使節團到印度洋地區,用我的話來說,大明軍隊所到之處,都是我大明帝國的勢力範圍,單純使用陸軍,已經無法滿足大明自身的需要了,所以發展海軍勢在必行。”
“海軍不是隨便哪個人都能充數的,這是一種高技術的兵種,而海軍陸戰隊是大明保障藩屬國,保障在西洋各國利益的核心打擊力量,就比如這次的歐洲戰爭,如果有海軍陸戰隊,我們就能使用艦船直接從印度洋抵達埃及的紅海,登陸後就是地中海的南岸......”
林瀟宸滔滔不絕的說了兩個時辰,把自己關於如何推行新制度,還有組建海軍陸戰隊的想法,向永樂皇帝和武英殿的將領們,詳細闡述了一遍。
對於從大明水師徵調部分將領和軍官編入海軍,海軍大學在大明境內公開招收首批學員,這兩件事沒有引發什麼異議。
海軍大都督府,實際上也是整個大明帝國水師的最高指揮機構,這屬於是大都督府的權責範圍內事務,通報一聲即可。
而海軍陸戰隊的組建,第一批在大明境內公開招募的數量,居然就達到了二十萬人,這件事引發了各方勢力的矚目。
只不過呢,二十萬人的確不少,可對於十倍以上的大明軍隊群體來說,還不算是驚世駭俗的舉措。
林瀟宸說了,海軍陸戰隊暫時需要調到新大陸,軍費朝廷提供三成,其餘的從市舶司商稅和海外貿易所得解決。
但軍隊的新制度變革,卻給在場的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刺激,這完全違背了太祖高皇帝的制度,而且軍戶制堪稱大明的基石,常年能夠維持兩百多萬軍隊的數量,鉅額的餉銀透過土地解決,沒有耗費朝廷財政支出,這兩項是看得見的好處。
可仔細想想,都認為林瀟宸的策略合情合理,誰也說不出新制度的壞處,真不愧是大明軍方的掌舵人,想的就是全面。
實施三個制度相結合的政策,朝廷軍隊並沒有實質性的損失,而且擴大了兵源,變成了全民皆兵的局面,對大規模作戰意義重大。此外,義務兵服役只有四年,這就變相增加了大明的民戶數量,有更多的人進行耕作或者出賣勞動力,對大明沒有壞處。
常備軍鎮守邊疆和重要地區,花費的錢糧的確是比平時多了很多,可對大明來說,目前軍隊的數量降低了至少一半,節約了財政的大筆支出。
內地有義務兵承擔,並且隨時支援常備軍,預備兵以備不時之需,這是非常完美的改革。
“朱能,你說說你的意思!”朱棣想了想問道。
“啟奏皇上,臣覺得大將軍對軍隊的改革,並沒有損害到軍隊的戰鬥力,充分考慮到了兵源問題,常備軍、義務兵和預備兵形成了有序的銜接,為大明增加了民戶的數量,減少了朝廷財政的開支,臣是贊同的,但不能操之過急,劃分階段在三到五年內完成,臣以為是比較妥當的。”朱能說道。
“陳亨,你的看法呢?”朱棣問道。
“啟奏皇上,臣以為事實擺在眼前,按照大將軍的實施辦法,經過幾批輪轉之後,我大明隨時都能拉出幾百萬經過訓練的軍隊投入戰場,這樣的強大力量,足夠應對任何的戰爭,臣贊同大將軍的軍制改革!”陳亨說道。
喜歡錦衣諜影請大家收藏:()錦衣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