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永樂朝新政 三
章節報錯
一個國策到底能不能堅持,關鍵在於老朱家將來做皇帝的兒孫會不會遵守,林瀟宸對此不怎麼抱希望。一旦遇到昏聵之君,踐踏祖制推翻國策的事情,也不見得就做不出來。
但如果前幾代皇帝都堅定不移的執行,形成了一個不可逾越的制度,怎麼說也是有點約束力的。
“姨夫,您說的這個火耗,到底是怎麼回事?”朱高熾問道。
“以後朝廷把白銀作為主要貨幣,有田地的人繳納稅賦,除了江南等少數魚米之鄉,需要繳納一部分糧米供皇室和文武百官、軍隊食用,其餘的都是繳納碎銀子,官府要重新熔鑄變為官錠,這種方式是有損耗的。”
“通常來說,火耗要分攤到所有繳納賦稅的人身上,而多徵收的這部分,就是朝廷明確的附加稅,也作為給官員增加薪俸,緩解衙門開支的辦法,除此以外,宣告大明全境,凡是敢於加稅者一律抄家滅門!”
“我知道肯定會遭遇反對的聲音,既得利益者當然要反對,尤其是文官們,因此,這一步就得由皇帝來強勢推行。事情走到這個程度,哪怕殺得人頭滾滾,也得徹底推行下去,這是大明保持穩定繁榮的戰略國策,對以後繼位的皇帝,統治有百利無一害!”林瀟宸說道。
對於林瀟宸沒說出來的話,朱棣是心知肚明的,他既然已經造反了,在讀書人的心目中終究是個反賊。不是順位繼承,叔叔搶奪了侄子的皇位,違背了太祖高皇帝的意願,這是不可原諒的忤逆大罪。
封建倫理中講究君為臣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要殺你,你就得老老實實的挨宰!
雖然他和建文帝都姓朱,可建文帝是君,他這個太祖高皇帝的嫡系血脈,皇帝的親叔叔,大明的親王殿下是臣,這層身份就是不可對抗的等級差距,造反沒理,等死為忠!
事情既然做下了,那就得把這個皇帝做好,反正大明的帝系傳承,由太子朱標一系,轉為他燕王朱棣一系,為了後續的兒孫做皇帝,能有更好的基礎和環境,他就得站出來得罪人!
“大師和金忠,你們兩位也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朱棣說道。
林瀟宸提出來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和人口流動這三件重大決策,任何一件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情,關係到了大明的國策。
這一系列的行為,他心裡最清楚,等於是動了大明讀書人的地位和特權,得罪了全天下的聖人子弟,如果他要推行,勢必要受到文官們的激烈反對,他自身的壓力相當大。
雖然只是在即將出徵之前的喝茶閒聊,可朱棣仍然決定,把方案作為自己將來登基後的頭等大事來抓,也源自於這個方案,是林瀟宸的設想。
他對這個連襟的本事有著強大的信心,能夠把大漠草原經營到目前的程度,靠的可不只是軍事手段,對政務也相當精通,脫離了純粹武將的範疇!
“臣以為大將軍的方案值得推行,這也是為了大明的萬世基業著想,只要皇上堅定信心貫徹國策到底,太子和太孫將來繼續落實,三代人的努力,大明的格局就穩定了。”
“實話實說,大明目前土地兼併的現象還不算嚴重,但已經有這樣的苗頭,土地傳家這是很多人的想法,未來必然會成為隱患,不管朝廷怎麼限制,都不如從根本上改變來的有力度。”
“大明經過這次靖難之戰,朝廷需要財政的支援,對各地進行安撫,邊疆的作戰也需要大筆的開銷,只靠著糧食和大明寶鈔是不夠的,大將軍的辦法,倒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金忠想了想說道。
“要做就做的雷厲風行,決不能有絲毫的折扣,不給這些特權階層緩和的時間!”道衍和尚說道。
大明是以人為單位來徵收賦稅和派遣徭役的,但洪武時期沒有把徭役變為錢這一說法,可徭役也把老百姓死死的束縛在住地,無法進行流動,人走了徭役怎麼辦?
林瀟宸的辦法是按田地的所有數量,認田不認人,有多少地就收多少錢,地越多收的錢越多,雖然也有隱患,就是有人私自修改田畝數,但是總體來說,對老百姓有好處,對大明朝更有好處,皇家受益更大。
“俺不怕得罪人,特別是得罪這些整天把聖人言論當飯吃的文官,但俺剛剛登基的初期,也不能給文武百官做事極端的形象,瀟宸,這件事就委屈你,把方案丟擲來,強勢推動即可。”
“你剛才提到了內閣制度,俺覺得很不錯,等俺將來登基以後,就把你列入內閣一段時間,把該做的事情做了,後續才能離開。俺知道,這事有些為難你,可換做別人,不具備你的權威,等將來你搞海軍計劃的時候,俺一定全力支援。”朱棣笑著說道。
道衍和金忠兩個嫡系都支援林瀟宸的方案,他就決定予以推行,不就是得罪了文官群體嘛,他還真是不害怕。
但是朱棣精明過人,雖然知道這個方案對自己的統治大大有利,惠及到子孫後代,可他不想給文武百官一種大刀闊斧搞改革的印象。登基之初,人心尚未歸附,突然搞出這麼大的動作,有點不太合適。
畢竟這些國策牽涉到太祖高皇帝的施政策略,本來造反當皇帝,就是忤逆了太祖的遺命,再把太祖制定的國策做這種程度的大改革,就和文武官員的矛盾更激烈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理由離開朝堂一段時間,讓林瀟宸以內閣重臣的身份站出來,強制實施這個方案。
軍隊將領沒人敢不聽話,挑釁林瀟宸的權威,而文官的反抗,林瀟宸肯定能鎮壓住,不服氣?搞對抗?錦衣衛就該登場了!
反正林瀟宸對朝廷的政務也不願意接觸,等把這個關係重大的方案推行開,也就可以脫身到西域了,後續的瑣碎事務,自然由文官們來處理,文官對付文官,這才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皇上不害怕,臣自然也不害怕,聖人不是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嘛,他們還能從法理方面拒絕我的方案不成?”林瀟宸說道。
喜歡錦衣諜影請大家收藏:()錦衣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