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端倪顯現 六
章節報錯
乾清宮。
“盛庸和平安剛剛重創叛軍沒多久,朕祭告太廟,還來不及鬆口氣呢,轉眼又被叛軍佔據上風,一戰損失十幾萬大軍,這該如何是好?”建文帝的心情極為煩躁。
“啟奏皇上,盛庸和平安兩位將軍此次損失很大,朝廷調派援軍也需要時間,臣以為,應該先安朱棣之心,派人前去講和,拖延一些時日,等到援軍和糧草抵達,再命遼東都司配合,與朱棣決一死戰不遲!”方孝孺說道。
“傳朕的旨意,免去齊泰和黃子澄的職務,再傳大理寺少卿前來見朕!”建文帝說道。
大軍慘敗自然得有人站出來負責,為了麻痺朱棣,只能把這兩個心腹嫡系罷官免職,但暗地裡,是要他們外出招募軍隊,因為這幾年的大戰,朝廷的軍隊不敷使用,勉強可以防守,卻無力組織對燕軍的大規模圍剿。
建文帝也沒有別的辦法,聽從這個建議,命令大理寺少卿薛嵓為特使,到大名見朱棣談和,向朱棣傳詔,並秘密在燕軍中散佈相關朝廷動向的訊息,以瓦解燕軍的軍心!
薛嵓見朱棣,說建文帝有旨意,只要燕軍放下武器,朝廷大軍也會撤出三府之地,不再追究此次的反叛行為,寬恕造反之罪。但朱棣表示,這樣的說法連小兒也騙不過,分明是朝廷在拖延時間等待援軍,薛嵓無言以對。
本來方孝孺還印了數千份建文帝的聖諭,要薛嵓在燕軍中散發,可他卻沒有這樣的膽量。朱棣也不願意殺一個前來宣旨談判的小角色,阻止部下要殺他的舉動,把他放了回去。
五月初一,盛庸、吳傑和平安等將領,得到朝廷派來的軍隊支援,於是分兵騷擾燕軍的糧道。
朱棣遣使者進京面見建文帝,認為朝廷對談和全無誠意可言,而建文帝聽從方孝孺的意見,反倒把這個使者給一刀砍了。
朱棣聞訊大怒,命令都指揮李遠秘密率領六千馬場騎兵精銳,穿上朝廷大軍的甲冑,從大名繞道濟寧,南下前往徐州。
六月十五日的時候,燕軍到達沛縣的京杭大運河畔,發動了偷襲,成功焚燒大量朝廷的糧船,連大運河裡面的魚鱉也被高溫活活悶死。
李遠是燕軍中的主力將領,膽大而心細,燒了糧船後卻沒有急著逃走,而是在半路設下伏擊圈,朝廷將領袁宇率領三萬騎兵追殺,李遠以六千騎兵伏擊,追兵損失巨大,不得不逃回駐地。
這次燒糧行動,導致朝廷損失了運往德州的糧食數百萬石,震驚了建文帝和朝廷百官,德州的盛庸因為缺少糧食,處境也變得窘困起來。
北疆狼山城。
“你這次回到上都,就要和大明朝廷決裂了,而燕王從造反到現在,依然只有三府之地的範圍,這件事風險很大,你要考慮清楚。”
早起的林瀟宸,剛穿上衣服,就聽到還躺著的薩穆爾說道。
兩人的關係在北疆不算秘密,薩穆爾經常從哈拉和林來到狼山城,一住就是一兩個月,在大都督府吃,在大都督府睡,這樣的情況代表什麼,傻子都知道,但當地的牧民和順貞王府的軍隊,非常樂意看到這個結果。
“你不懂,正是因為地盤小,燕王才守得住,才能和朝廷對峙到現在,地盤大了兵力分散,容易被各個擊破,而且周圍的邊軍,大多都被我調到北疆,他無法擴充軍隊,佔領也沒有意義。”
“這場戰爭的關鍵,是老朱家自己內部的事情,等到破了京師,燕王登基做了皇帝,各地也不會有什麼激烈的反應,局勢很快就能平復。再說,要是此事不成功,我還有你,有整個草原和北疆作為地盤,有整個北方作為資本,我能賭得起。”林瀟宸笑了笑說道。
“這位燕王,怕是不會讓你長期駐守邊疆吧?”薩穆爾問道。
她已經逐步完成從公主到女王的身份轉變,眼光也帶有戰略意識,想到了靖難之役結束後,林瀟宸很可能因為在北疆的影響力,遭到燕王的擔憂和忌憚,把他從北疆調走。
不是說燕王薄情寡義,而是考慮到林瀟宸的年紀和實力,不得不做這樣的決定,老朱家的江山社稷,容不下這樣的邊疆統帥。
“你想的很長遠也很周全,北疆的局勢趨向於穩定,韃靼汗庭被我擊潰,十年八年的不會造成威脅,發展會越來越好,我即便離開北疆,其實也沒有什麼,唯獨就是你和妣吉要飽受相思之苦。”caso.
“實話告訴你,燕王做了皇帝,反倒更會關注北疆的形勢,他得找機會證明自己馬上皇帝的功績,能打仗的,也就是北疆的韃靼汗庭了。”
“不過,我最少也得在北疆留個兩三年時間,處理了西域的問題,處理帖木兒汗國的問題,才會被調走,到時候,咱們生兒育女,你們也不會覺得太寂寞。”林瀟宸說道。
作為順貞女王的薩穆爾,內心有自己的堅持,不可能丟下草原的蒙古族跟著他離開,這也是黃金家族的使命。她不走,妣吉肯定也不走,而林瀟宸給她們唯一的安慰,就是留下自己的血脈。
等孩子長大了,繼承了順貞王的王爵,可以掌控北疆獨當一面的時候,再把薩穆爾和妣吉接到身邊。
喝了一碗蘿蔔燉羊肉,吃了幾塊油餅,林瀟宸就開始調兵遣將,準備回到大都,做一件必須要做的大事。
這次回去,他要調動太原左右衛,秘密放在集寧城附近,與大同三護衛聯合,準備進攻大同府,把宣府給鎖住。
留下自己的嫡系主力狼山衛,繼續守護狼山城,太原前衛和大同五屯衛,分駐唐努烏梁海和東部草場,漠北六衛移動到呼倫湖附近草場駐紮,防禦韃靼汗庭的偷襲,順貞王府麾下的三萬騎兵,編為三個萬戶,隨時提供支援。
這是十三個衛外加三個萬戶,加起來超過十萬人的軍隊,必要的時候,白朮的四萬僱傭兵,也會對北疆的戰事進行配合。
此次參加靖難之役,遼東都司是首發陣容,結束戰鬥後,有二十五個衛和十八個千戶所,十幾萬軍隊可供調配,攻打宣府、大同和太原,也能得到一部分投降的軍隊,總的來說,調配起來很寬裕。
喜歡錦衣諜影請大家收藏:()錦衣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