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講座去聽的都是計算機系的,我雖然也有些興趣,可是這個專家講座講得課題好像滿深奧的,而且要求好像都是要研究生的吧!學神,還是你去吧!我就不去湊熱鬧了。”趙正一邊刷著學校論壇,一邊和陳東說道。

事實上,計算機系的這一期專家講座的確是很高大上。作為學校的王牌專業,青木大計算機專業出了很大牛。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李為民院士。現在很多高校使用的計算機語言基礎教材就是他主持編寫的。不過雖然學校網上寫的是研究生,但其實很多大三大四的也都過來了,來聽講座的人並不少。

此時講座現場已經來了不少人,掛掉了電話,陳東悄悄地從後門走進了會議室。

當然,即使是悄悄,依然還是惹來了眾多目光。裝作若無其視的陳東,找了個角落裡的位置做了下來。

“學神,你也來了,認識一下,我是計算機大三的周民,你還記得我嗎?咱們可真有緣份,上次我你去蹭我們專業課的時候,我就坐在你旁邊啊!沒想到這次又碰到了!”說完周民先是笑了一會兒,然後又哭喪了臉說道:“大佬,上次坐在你旁邊可真是一言難盡……希望這次不會也這麼倒黴!”

陳東的記性不錯,看著周民哭喪的臉,他立馬就想到了上次自己去蹭課時,自己身邊這位仁兄的遭遇。他每次去蹭課,都會盡量找個單獨的空位,後來蹭的多了,數學系、計算機系的一些老師同學都開始熟悉了起來。他旁邊的空位置上也漸漸有了其他人,大都一些遲到的或是對他好奇的學生。周民這位仁兄就是遲到坐在了他旁邊的,本來沒什麼。蹭課的老師也習慣了陳東的存在,老師們最喜歡做的就是向陳東提問問題,然後和以往一樣,陳東回答得讓老師很是滿意。

誰知道,那天老師也不知道是怎麼注意到了陳東身邊的周民,然後周民也被喊了起來回答問題。有著陳東珠玉在前,周民這個學渣的回答自然不令人滿意。於是周民站了十幾分鐘,聽講師細細講完了題目才被允許坐下。

隨著主持人的開場白響起,講座終於開始了。

李為民院士這次的講座主題是有關機器學習及未來計算機的發展方向,“機器學習,簡單來說就是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結合,機器學習是一種監督學習,可以理解為機器對模型誤差自動調整,反向傳播。梯度下降涉及演算法……”

一開始,李院士講得是一些簡單定義的說明,漸漸地隨著講解的由淺入深,陳東越聽越認真。

“……說到這兒,想必大家都聽過量子計算機,計算機的未來發展是很迅速的,當時費曼提出這一概念,由於龐大的希爾伯特空間使資料量變得…..”

李院士講得很是投入,大概講座離講座還有四十分鐘時,他的演講基本就到了尾聲。於是,當他演講完時,看著底下的一眾學生,便來了興致,提問了起來:“在座的都是國家的精英,不知道大家對於最新的量子計算機的演算法原理是否有過瞭解?”

底下的學生安靜了一會兒,便有膽大的學生舉起了手,見李院士點頭後站起身來回答道:“量子計算機主要使用grover演算法為基礎作為量子的資料庫搜尋法,grover演算法……”

“很不錯,這位同學看來是做了不少功課,說得很對!”李院士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還有誰要補充的嗎?”

見現場有些寂靜沉默,陳院子笑了笑道:“既然大家都比較靦腆,那我親自喊人了,那個坐在左邊最裡面最後面的那個長著娃娃臉看起來年紀不大,面板很黑的那個?”

娃娃臉?!!陳東愣了愣,然後他才反應過來李院士說的是人是他。

而當李院士話音剛落下,現場的學長學姐們看著陳東都忍不住笑了出來。就連坐在李院士一旁的教授也忍不住捂了捂嘴。

在眾多目光的注視和憋笑中,陳東一臉鎮定地站了起來,平靜地回答道:“現在研究的量子計算機的本質是都是利用了量子的相幹性,它會與外界相互作用。想要完全克服消相幹,現在主流的一種編碼方案是量子糾錯碼。量子糾錯碼……但是相幹性的問題……”

聽著陳東的回答,李院士再次贊許地點了點頭,這些知識其實書上都有,只是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至少證明這些學生都是做過功課的。隨即李院士便加深了難度問道:“不錯,量子的相幹性問題想要完全解決現行情況下是不可能的,那你有想過解決這個問題的可能方向嗎?呵呵,這個問題你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我們大家都是在交流,相互探討而已不用擔心對錯。”

這個問題其實說難不難,說簡單也簡單,李院士也並非是想從陳東那裡得到一個完美的答案,他只是想要考考學生的思維的開闊性,但這也並不是說就可以瞎扯,因為即使是瞎扯,沒有理論依據,這就變成是個笑話了。

陳東沉思了好一會兒,這個問題真的有些難到他了,這其實已經不僅僅是就計算機了,牽扯到物理、計算機等眾多學科的交雜融合,陳東皺著眉頭想了好一會。

隨即,腦海中靈光一閃,陳東想到了什麼,隨即便說道:“我覺得量子計算機雖然漸漸開始發展成熟,但是想要解決量子相幹性的問題,從微觀粒子的角度和編碼方案上很難解決這個問題。還不如從計算機材料著手解決,如果可以研製出一種生物金屬材料,用生物的dna序列是否編譯作為計算機二進位制語言……生物量子……”陳東一邊說著一邊眼睛迸發出了亮光。生物計算機這個構想曾經就有人提出過,雖然可能大多數人聽起來有些玄幻,但是其實缺少的主要還是材料,只要真的有那樣的生物材料,生物量子計算機的可行性並不是沒有……”

此時此刻的陳東,並不知道,自己一時靈感的想法會讓自己為之奮鬥了多年。

“呵呵,不錯,想法很創新,思維很開闊,但是想要找到你說的那樣的材料並不容易,可行性上很低。”陳院子點頭贊許了一番,但是又指出陳東想法的最大漏洞。

“是的,李院士,這樣的生物材料的確是沒有,但是自然界裡卻也有類似的特徵的植物,像是海葵,他是植物也是動物,海葵體內有一種基因“hy_1”,在生物材料中如果可以將其…..”

陳東繼續說下去,他就發現從大的方向上似乎很是可行,越說越起勁的他在計算機講座上開始了自己在生物材料專業上的理論。

作者有話要說: 再次申明,學術方面我在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