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法!

一字萬金,價值連城!

“天下人,無論文武,無論僧道俗,總歸都是人。是人就離不開這三個字。老朽聽說是靈山派的人殺了人家的狗,人家才打上門來,並且四人中有三人只是情投意合,才幫襯另一人,明知道力有不逮,明知道日後會被靈山派追殺,還是捨命而為,此為情義。

殺人償命,靈山派先弄死了人家的狗,被人找上門來罵幾句出出氣也就算了,可來人卻屠了靈山四百多性命,實在不該,靈山派死了那麼多人,以後也必將報仇,這是理。天理迴圈,報應不爽。

武帝是天下武人的武帝,一統江湖,天下共主,應該為江湖人做主,武帝令,是法,法者,規範天下之器也,人人都應該遵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故而老休想替天下人問一問,情、理、法三者共存,若是非要評出個高下,那便是誰高?誰低?”

張鴻儒大先生婉婉道來。

莘莘學宮的弟子搬走三塊屏風,分立三方,以作三足鼎立之勢。在場論道之人,自行去往寫著自己認為有道理的字跟前。

這十年論道,本就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完成的事,在場之人,人人可以發言,絕無身份高下之別,學問面前,人人平等,就是一場混戰。

據說有一屆論道,足足論了兩個月,才被那高亮寺的和尚說倒了眾人。

不過有心之人,今日卻沒有見到那蟬聯十屆榜首的利嘴和尚。

沒多久,三方陣營就已經站好,各個摩拳擦掌,劍拔弩張。

“諸位先生,小生認為天下最大,大不過一個理字,有理壓倒天下。”一個教書先生模樣的人首先說道。

“非也,貧道認為,自盤古大仙開天闢地,上清下濁,女娃造人,天下就是有法可循,法字當是第一位。”不知是哪裡的雲遊道士站起來反駁道。

“不然。盤古女媧,都是傳說,我等芸芸眾生,皆是凡人,是凡人就要有情,無情者,便同草木無異,就連世間畜生,也有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的事情,畜生裡,想必是沒有法的,也不講理,故而情之一字,當為天下先。”有一位書生說道。

眾人你言我語,卻是絕不糟亂,井然有序。

“阿彌陀佛,貧僧以為,天下人從茹毛飲血,到如今接受聖人教化,皆是進步。從遠古人類無法、無理,任意而為,到如今世間皆有秩序,乃是先賢們立法所致。”

一個長眉及腰的和尚張口說道,這和尚盤膝坐著,鶴立雞群,比其他人高出一頭多,口音生硬,正是來自西域苦寒之地的大自在佛,和尚接著說道:“之所以人類有了規矩,都是依法而立的秩序。若是沒有法,天下將處處是恃強凌弱。有了能力,便有了權力,天下權力,都是趨向於集中和腐敗,很多厲害的人會結交在一起,風借火勢火借風威,這是人性。一旦他們成了氣候,誰能控制?弱者憑什麼翻身?

只有靠法,法是控制強者權力和維護弱者權利的根本利器。

人類長久摸索,從無法,到創造法,是進步的,可見,法才是眾生追求的東西,是天底下最高的東西。”

眾人聽了這人間法王的道理,似乎是很有道理。

“法是利器,此物從何而來?又為何要來?”万俟煜陶終於開口道:“人們之所以要立法,是為了講理,能講通最好,講不通再去懲罰。法是為了講理而生,可如今卻將法立於理的頭上,是何道理?豈不是本末倒置,與買櫝還珠何異?”

這牛角山上一時風頭無兩的天下棋甲溫良玉醉醺醺說道:“那長眉大師是方外之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看破紅塵,修行於世,積攢一生功德,寂滅一切個人情仇,可大師就真的沒有情嗎?我不知與大師一生相伴最久的物件是什麼,若是現在讓大師毀了他,我再給大師買個新的,大師可捨得?”

一僧一廟即一門的大自在佛,手中握了握兩百年前自己還是剛剛被師父救於雪豹之口時,師父送自己的這串佛陀念珠,自己真的可以毀了它而無動於衷嗎?

“我也不知那講大道理的小子,若是你父母不小心殺了人,你會按照天下道理,將他們推出去一命還一命嗎?

雖然情之一字最為孱弱,也是最為無力。但它卻如春風化雨,滋潤在每個人心靈最深處,無縫不鑽,甚至無往不利。莫笑情字弱,世間聖人字三萬,唯有情字最傷人。”

張東川坐在不遠處,聽了溫良玉的講解,默默點頭同意。今日做個看客,絕不強出頭。(未完待續。)

喜歡問道江湖記請大家收藏:()問道江湖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