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情理法哪個最高,夫子崖坐地論道

十年一遇的天下論道之前的牛角山上,兩件事被人津津樂道。

一是據傳說五大派之一的靈山劍派被人挑釁,對方只有四個人。

有人說那四人是閉關百年的高人,前來報那百年之仇。有人說那四人是極樂教裡的四位使者前來挑釁。有人說靈山派險些被屠了門。有人說老劍客夏雲海都被對方打成重傷。眾說紛紜,人云亦云,越雲越偏,笑談云云。

總之靈山派是吃了大虧,武帝下令,江湖豪傑共同誅殺那四人。為首之人正是那自古來物第一人長孫不二。

讓外人看的是面子,自己知根知底的是裡子。

武帝下令,是法。是這個江湖正統要給靈山派一個交代,給天下江湖一個說法。

但是之所以沒有公佈劉雲三人的身份,是因為所牽連太大。長孫不二雖然不凡,但還不可能讓武帝忌諱,靈山派自己完全可以搞定。那三個孩子,反倒是更棘手。永晝赤鼠冥王,大暗花蛇冥王,都是先天異能的奇人異士,胡佔山更是扯虎皮拉大旗,聯絡了好大一股江湖勢力,如今自己地位還不穩,此時不宜與他們翻臉,代價太大。

而四鬥人裡面,朱雀、白虎、玄武已經不簡單,但真正厲害的,是那個據說年輕時和桐山派驚鴻老人是發小的青龍。隱世一百多年,每當人們忘了他時,他就出來提醒一下人們,江湖上還有他的存在,方法很簡單,基本是以幾個成名的問道高人的命來述說。

這青龍不知怎麼跟年輕時的朱雀、白虎、玄武成了忘年交,還拜了把子。不過這小哥仨聯手也打不過青龍的。

夏雲海之所以能忍氣吞聲,一來也是顧忌胡佔山等人的實力,二來,雖然死了四百多人,但是出了一個問道的徒弟,足以抵上千人。更關鍵的是那把殺君劍,在老九的手上覺醒了劍靈,以後好生培養,殺君和黑麒麟並存,整個靈山派將實力大漲。

仔細思量,對於靈山派,這是件傷在當下,利在千秋的不賠買賣。

另一件被人津津樂道的事,便是天下棋甲溫良玉盲棋對弈二十一局。當然這件事與靈山派的大事相比,大概只能在勢弱的天下文人中口口相傳。

經過好吃好喝好招待的幾天,今日終於迎來了論道大會。

牛角山峰頂上,有一片空地,邊上是夫子崖。縱觀夫子崖,大有夫子聖人敞開雙臂,教化江湖的巍峨氣魄。

夫子崖頂,數千人席地而坐,有僧,有道,有俗。

雖然烈日炎炎,卻不知是山上涼爽,還是莘莘學宮的求學氛圍使然,讓眾人並不覺得炎熱。

氣定神閒的數千人,各個眼觀鼻,鼻觀心,耳目清淨,心界空明。

“咚……咚……”

九聲鐘響,打破了寧靜。

三千名莘莘學宮的學子站於周圍,同時向著一方拱手,口中道:“大先生。”

一位滿面皺紋堆積,卻神態悠然,笑意盎然的老人走出來。看這溫文爾雅,滿腹經綸的氣態,此人必是莘莘學宮總教習,被文人們尊稱為亞聖的張鴻儒大先生。

老人雖然麵皮褶皺,卻腰不駝背不彎,滿頭髮髻黑多白少,墨裡藏針,走路輕快卻穩重。

“哈哈哈,今日天下做學問的人來了大半,老朽代表莘莘學宮向大家致謝。”

聲音沉穩謙和,無比悅耳。

“一謝眾位傳承先人智慧。二謝大家自行研究,繼往開來。三謝所有人傳遞墨香,給天下多了一抹色彩。”大先生邊說,邊向著大家行了三個文人禮。

莘莘學宮有弟子抬來屏風和巨大筆硯。

“再多客套話老朽也不說了,免得耽誤了眾位大好的時光。此次論道,便由老朽出題。思來想去不知出個什麼題好,正巧這兩天傳聞江湖上靈山派的事,老朽便順手牽羊,將它借來一用。”

說罷,大先生轉身抓起比碗口還粗的筆桿,這筆桿只有三寸長,一把勉強能抓在手裡。蘸上了墨,在三個屏風上分別寫下一個大字。

“好字,行雲流水,筆下走大龍!”以鴻飛真人的閱歷與定力,見到張鴻儒大先生筆走龍蛇,都不禁叫出好來。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