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先生留步。”

突然身後有人高聲語,師徒二人回頭,見眾多金衣武人快速行來,其速度快過疾風烈馬,眨眼間便來到二人身前。

“先生,我等奉武帝之命,請先生前往武帝城做頭等客卿。”為首一位金甲武士語氣和善,卻不容否決。

許春秋笑道:“武帝抬愛,讀書人正好求個學有所用。不過老夫有個請求,不知閣下能否替武帝做主?”

“先生請講。”

“我有一弟子,名叫張東川,喜好讀書。許某請求武帝,對他開放所有書籍,並且他不受限於武帝城,出入自由,如何?”許春秋的語氣同樣不容否決。

金甲武士道:“春秋先生不必擔心,武帝交待,那日與先生分別,十分後悔沒有當時請先生前去。如今只要先生前去做客卿,先生身份當以武帝老師而居。天下書籍先生皆可讀,先生的弟子更是自由之身。”

“好好好。東川,我即刻去武帝城,你且自己去莘莘學宮參加三教論道,之後前來武帝城找我。”許春秋說罷,隨眾多金衣人而去。

張東川如何不知先生的想法,目送眾人遠去,咬著嘴唇,心中默唸先生放心,弟子明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此次論道地點,選在名不見經傳的牛角山,上有一座莘莘學宮,內裡學子三千,先生二百。此學宮不被江湖武人重視,但宮內曾經走出了江湖十八甲裡的琴、棋、書、畫四甲,雖然在拳頭就是道理的江湖上無甚作為,但好歹也是十八甲。

另外,在學宮出來的學生,不是富甲一方的精明人,就是地方鴻儒,最不濟,也要買上一柄不值錢的鐵劍,青衫仗劍,遊歷四方,記錄仙山靈地的各方遊記,做出膾炙人口的千古文章。

這學宮受到曾經艱苦求學,如今富甲一方的眾多學子供養,實在是富得流油。卻使學子每日飯不可飽,睡榻不過五尺,需蜷身而睡,冬日不穿棉,每日只睡三個時辰。如此艱苦苛刻的治學氛圍,凡是能學成歸來,必是胸中有丘壑,知理明大義,謙而不媚,博而不驕。

這一日牛角山下,莘莘學宮的一位墨文先生髮現一夜之間此處多出一座小廟,廟中坐著一個體態高大的破衣和尚,兩道長長的白眉,垂到雙手之下。

以莘莘學宮書籍記載,這和尚的一身裝束,和廟內點滴細節,可知此和尚出於密宗,不是中原僧人。上前問之,和尚以略帶生硬的口音說,聽聞天下論道就在此處,故而想聽一聽中原高手對待世間諸事的道理。先生聽罷也是驚奇,中原學問他們做的不少,西方密教的真理妙言,他們也是很感興趣,於是請他到學宮內去居住,直到論道開始。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便是此理吧。

和尚也不矯情,走出小廟,起身背起不知有多沉的一整座廟,弓著身子就要雖先生上山。

能成為莘莘學宮的墨文先生,傳授三千弟子百世文章,自然見識極廣,雖然只是紙上談兵,但究竟還是知道一些江湖高人的神通的。於是帶領和尚上山,雖說主客有別,先生應當幫著客人提些東西,卻實在無能為力。見到這奇妙場景,沒有嚇的驚慌失措,已是寵辱不驚了。(未完待續。)

喜歡問道江湖記請大家收藏:()問道江湖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