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四人話別情,承諾代為上祖墳;購置裝扮“送靈車”,次日一早即起程。)

那日晚上,耿正兄妹三人特意來到李老鄉的家中,與這位同甘共苦近四年的叔叔以及嬸子和兩個孩子辭別。李老鄉夫婦盛情邀請耿正兄妹三人明日中午來家中吃辭行飯。耿正兄妹三人想到李叔叔一家人這些天肯定很辛苦很繁忙,就婉言謝絕了夫婦二人的好意。

耿正說:“鋪子裡離不開人,我們臨行之前事情也很多。咱們不是外人,吃個啥飯啊!我們今兒個過來,一是辭行,二是想問問叔叔,可有需要給老家人捎帶的家書或者東西什麼的,以及需要我們幫助辦理的其他一些事情!”

李老鄉輕輕地嘆一口氣,說:“唉,我在老家已經沒有什麼至親了。只是那一年送回爹孃的靈柩之後,一直就再沒有時間回去給老人家上過墳。如果你們兄妹仨能幫我在爹孃的墳前上柱香,燒上一些紙錢,告訴二老我和家人在這裡一切安好,我就非常感謝了!只是感覺有些太麻煩你們了。唉,實際上啊,仔細想一想也沒有這個必要了呢,他們已經忙碌完了自己的一生,徹底安息了,我又何必給你們兄妹三個增添麻煩呢!”

耿正趕快說:“叔您怎麼這麼說呢?我們去給老人家上墳幾乎就是順路的事兒,有什麼麻煩可言!我們一定替您送上這一份孝心,為二老上香,燒上足夠多的紙錢,並轉達您說的話!”

但李老鄉聽了,卻擺了擺手連聲說:“算啦算啦,不用去了!我也真是有些老了,怎麼想起來這一出呢!”

耿正兄妹三人見李老鄉這樣說,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耿英說:“我說叔哇,您說什麼呢!祭祖是人之常情,更何況是自己的親爹孃了!這和您老不老又有什麼關係啊!”

耿直則調皮地說:“叔叔,您的爹孃是我們的爺爺和奶奶呢,我們應該去給兩位老人家上墳啊!”

李老鄉夫妻聽著這些真誠的話語,倆人的眼圈一陣陣發紅。

李妻對丈夫說:“我說也是,你就不要猶豫了。麻煩弟弟妹妹們繞些路去給爹孃上上墳,說說話,不就了了你這做兒子的心願了嘛!”

看李老鄉還在猶豫,耿正果斷地說:“叔,就這麼定了,我們一定要去給爺爺奶奶上墳的!您告訴我們墳地的確切位置就行了,或者我們進了村子以後,請知道的人給帶個路也行!”

李老鄉感激地說:“那就有勞你們了!我父母的墳其實很好找的,就在村子西南的南北大路邊上。我想一想,是在大路的西邊,距離大路兩丈多遠的樣子。磚砌圓頂,挺氣派的,老遠就可以看到。我最後一次離開的時候,不知道回了多少次頭啊!唉,快五年了。走之前,我還在墳後的兩側各栽種了一棵三尺高的小松樹呢,只是不知道是否成活了。在爹孃的墳前,擺著一個用青石打造的供桌,墳頭面向東南,為得是我們能夠遙遙相望。墓碑我選的是少見的黑色花崗岩,左下側有我的名字,你們一看便知,不會錯的。至於具體地址,你們知道的,就在縣城正北二里遠的李家莊。”

耿正兄妹三人將李老鄉說的話牢牢地記在心裡。

耿英略想一想,輕輕地問:“叔,嬸子,這祭祀的用品是按照咱們老家的習俗呢,還是按照這裡的?”

李老鄉說:“老家和杭州,這祭祀用品差不太多的。你們準備哪天動身回家?”

耿正說:“我們準備後兒個一早出發!”

李老鄉說:“這樣吧,我明兒個晚上還想去你們的住處一趟呢。咱們再嘮一會兒嗑,順便帶去親手為爹孃買的各種祭祀品!”

耿正兄妹三人非常理解李老鄉的心情,都連連點頭答應。

李老鄉又問:“這路途很遙遠呢,你們可準備了車馬?怎麼帶細軟?”

耿正說:“您來看了便知。我們走之前不想聲張了。上月的房租我已經交清,這幾天的租金,麻煩您等我們走了之後再與房東按照半月價結算吧,走之前我將租金留下就是了。”

次日一早,耿正和耿直就去不遠處的騾馬車市上去了。在這個挺大的市場上,兄弟倆很快就買到了一頭高大健壯,純白色皮毛的騾子和一掛尺寸很大,並且帶有一個寬大車棚的平板車。為這頭騾子配好馬鞍龍頭和駕車轅套,並且備了一些草料,再買上一杆長鞭之後,兄弟二人就趕著騾車轉到了壽器鋪,在那裡買了一口油漆好了的薄皮壽棺、一面招魂幡,以及棺頭彩繪和金紙、銀紙什麼的;另外,又買了一些香火、紙錢、點心、水果等祭祀用品。

路過日用雜貨店時,耿正讓弟弟牽騾子站定了,自己進去買了一把鐵鍬和兩根又粗又長的捅火棍。

兄弟倆趕著騾車回到租住小院兒門口時,耿直牽住大白騾,耿正推開門,在門檻兒的裡、外兩邊兒各墊了一個斜坡,然後小心地將騾車趕進了院子裡。耿直扶住車轅,耿正將騾子卸了,臨時拴在南房裡。倆人將平板車支平支穩了之後,就將墊在門檻兒兩邊兒的斜坡剷掉了,隨手將院門關上。此時,耿英已經將三人的所有衣物和這些年以來買的所有書籍都仔細規整好了。見哥哥和弟弟將騾車和壽棺等都置辦齊了,就吩咐他們去洗手擦臉喝水歇息一下,自己先將所有的香火、紙錢、點心、水果等祭祀用品用一個大包袱包起來。然後,再用剪刀把所有的金紙和銀紙都剪成三角形狀,又攪了小半盆兒漿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簡單吃了點兒午飯後,兄妹三人就在平板車上將棺頭彩繪貼好了,再由耿正滿蘸墨汁,端端正正地在彩繪的右上豎行書小楷:先考:居中豎行書大楷:耿得喜;左下豎行書小楷:歸家。再書寫一副輓聯貼在棺頭彩繪旁邊的壽棺邊框上,其上下聯分別為:高風傳鄉里,亮節昭後人;橫批:風範長存。最後,兄妹三人又將剪成三角形狀的金紙和銀紙隨意地貼在壽棺的其餘表面上。

完成壽棺的外包裝後,兄妹三人就將所有的金條和其餘的封銀全部碼在壽棺的底部,並且將準備帶回家的所有貴重物品也平攤開了鋪在金條和封銀的上面,再在上面鋪上幾條厚薄不等的褥子。然後,再為那個閉眼沉睡的男模特兒套上壽衣,安放在褥子上。

耿正仔細看看模特兒的臉,說:“它的臉這樣光鮮有些不妥,咱們還應該在這上面弄點什麼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