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小飯莊轉讓張老大
章節報錯
既已決定去杭州,周密考慮做準備;宅店轉讓張老大,招牌飯菜另契約。)
耿正兄妹仨既然已經做好了遠去杭州,與那位很靠得住的稷山李老鄉聯手開店鋪,改行做絲綢生意的決定,那就必須得儘早做好走之前的所有準備了。當然,儘管眼下需要提早做好準備的事情不少,但必須處理好的第一件當務之急的大事情,則是採用什麼樣的有效辦法,才能夠把這個他們苦心經營了近三年的“南北小飯莊”連同後面的長條宅院兒,以儘可能高的價格盤出去!
送走稷山李老鄉的當天晚上,“南北小飯莊”打烊之後,耿正兄妹三人自己簡單吃喝一些,就在後面的小廚房裡一邊收拾準備次日上桌的飯菜備料,一邊低聲商議他們這個宅店的具體轉讓事宜了。這是一件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而且又比較棘手的大事情。他們很清楚,這次去杭州和李老鄉聯手開絲綢店鋪是需要很大投入的。李老鄉說得對,絕對不可以在宅店的轉讓價格方面讓自己吃了虧!夜很深了,次日上桌的飯菜備料已經全部備好,他們也終於想出了一個比較穩妥的好辦法來。
次日一早,“南北小飯莊”的門口就貼出了“此宅店近日轉讓,有意接手經營者,請來飯店當面協商”的告示。很快,願意接手經營這個炙手可熱的小飯店的人就絡繹不絕地找上門來。看到前來協商轉讓的人很多,耿正就提出來讓他們各自報一個願意接手經營的價格,然後,他再在所有的報價中挑選一家出價最高的進行成交。
經過幾番價格競爭以後,他們決定把自己的“南北小飯莊”轉讓給對門兒的張老大。儘管張老大提出來的接手價格略低於另一家競爭者,但耿正認為,近三年來,對門兒的這位張嬸兒對小飯店是有大貢獻的,她幾乎稱得上是“幫工頭兒”呢!
當然,在做出了這個決定後,耿正特地去對門兒告知張老大夫婦,要求他們在對外宣稱時,把自家報的接手價格說得略高於那一家出價最高的競爭者一點點。為此,夫妻倆很高興,也很感激。但說到具體的交接方式和以後的經營手段時,他們忐忑不安地提到了“南北小飯莊”的熱銷麵食大水餃和大雜燴菜,以及貓耳朵等北方面食。
張老大說:“‘南北小飯莊’所以能夠如此火爆,大水餃和大雜燴菜功不可沒。所以,各種餡兒料的大水餃和大雜燴菜必須繼續保留下去!還有,貓耳朵和莜麵魚魚也最好能夠保留下來!”
他的婆姨卻犯愁地說:“我雖然包了快三年的餃子了,可這餃子餡兒是怎麼和的,我還不知道呢。那麼多不同的種類,我連一樣也不會啊!還有,每次包的時候,那特別好使的麵糰,到底是怎麼和出來,揉出來的,我都不知道啊!而且,這煮餃子的程式我也心裡沒底。這要真讓我做,我還實在是做不了呢!不怕你笑話,我也曾經自己在家裡做過幾次餃子,可那味道就很一般了,而且皮兒也不精道,還煮破了不少。不用說,要是拿那個給客人端到飯桌上去,肯定立馬就砸了你們給打出去的這個響噹噹的招牌了啊!還有就是那個頗受歡迎的大雜燴菜,到底是怎麼燴出來那麼好的味道的?那很叫好的貓耳朵,我只知道主要是蕎麥麵做的,但自己在家裡做得就不太好吃。至於莜麵魚魚就更沒得提了,不但搓得很慢,很不像樣子,而且蒸熟後還粘巴,根本就拿不出手的!”
耿正笑了,說:“這餃子餡兒是我們這個小飯店的秘訣,其價值足足抵得上半個飯莊的嘞!還有這和麵、揉麵和餳面,以及煮餃子,也都是很有講究的!至於大雜燴菜的製作程式,還有貓耳朵的配料比例和揉麵、餳面等,以及莜麵魚魚的製作方法,也都各有其特別的技巧呢!為了確保小飯莊的利益,所有這些,我們都是絕對不輕易外傳的哦!”
張老大趕快說:“這個我曉得的。但餃子是“南北小飯莊”的招牌主食,是必須得保留的啊!還有,大雜燴菜是招牌主菜,貓耳朵和莜麵魚魚也很受歡迎,都不可以失傳的!這樣吧,咱們可以專門為你們的這些個秘訣,還有那些個很講究的製作訣竅寫一份附約,我另外再出資買了如何?”
耿正說:“如此甚好,我們一定會毫無保留地把各種餃子餡兒的配方和所有的製作程式,還有大雜燴菜、貓耳朵和莜麵魚魚的製作技巧,全部詳詳細細地編寫好了,待咱們辦理交接手續時一起交給你們!說實在的,我們是幾年的好鄰居了,大嬸兒這些年也為小飯店出了不少力。現在,我們把這個飯店盤給你們,當然很希望你們一家人以後能夠把她經營得紅紅火火,好好地發一筆財呢!”
回家與妹妹仔細商議之後,耿正和張老大商量著草擬了“南北小飯莊”及其宅院的轉讓契約,以及與各種餃子餡兒的配方和大雜燴菜的製作程式等有關秘訣的附約。然後,倆人帶上這兩份書面約定的契約草稿,一起登門去請那位曾經為“盛元酒店”老闆與闊佬吳員外立賭約時做過證人的老者,請他做“南北小飯莊”轉讓契約的中人。老者聽了倆人的口頭陳述,並仔細看過轉讓契約和附約的草稿後,高興地答應了這事。末了,還滿口應允親自摹寫兩份契約,到時候在每份契約上簽字畫押,並見證整個交接過程。
與此同時,耿英也開始詳詳細細地編寫附約內所涉及到的所有北方主食和菜餚的配方和製作程式。寫好以後,又開始抽空收拾兄妹三人準備帶往杭州的行李雜物。她首先把爹爹的被褥和衣裳晾曬一番,然後重新打包好。自打在小巷兒盡頭小院兒內安住至今,爹的這些東西被單獨打包起來以後,還一直沒有再開啟過呢。
耿英一邊做著這些,一邊反反覆覆自言自語地輕輕唸叨著:“爹啊,我們要去杭州做絲綢生意了……我們要去杭州做絲綢生意了……”
把所有準備帶往杭州的行李雜物全部收拾好後,耿英吩咐哥哥去祭祀用品店買回了很多的各色祭祀用品。次日早飯後,兄妹三人專程去北門外的那棵大榆樹下,為已經過了三週年忌日祭奠的梁爺爺和梁奶奶上墳。
去了杭州後,他們就不可能再在每年的清明、鬼節農曆七月十五)和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為這兩位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的老人家上墳了。所以,兄妹三人特地在墳頭前焚燒了比往常上墳時更多的紙錢和金銀元寶。他們希望,兩位老人家在那邊兒有足夠的錢花,有多多的金元寶和銀元寶!
喜歡民間春秋請大家收藏:()民間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