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素喬寶瑩便不曾這樣叫過蘇辰,只有兩人有時候故意叫出來的時候,也只不過是一點情趣而已。

可是這話被婆母指責,喬寶瑩看著她護著兒子的模樣,便也沒有反駁她,至少這個時候的婆母是真的悔改了,對蘇辰好了不少,不再是以前那樣的假惺惺,或者想佔蘇辰的便宜。

黎氏見兒媳婦不說話,她很受用,於是對鄔總管說道:“就這麼說定了,寫個請帖給古府,咱們邀請韋氏母女一同來參宴。”

黎氏再次看向兒媳婦,接著說道:“我呢,初來平江府,什麼規矩也不懂,但我身為蘇府老夫人,這些官夫人都不認識我,兒媳婦就不能讓我與人結交結交麼?”

被黎氏這麼一說,喬寶瑩便也同意了,於是吩咐鄔總管,“寫請帖給古府吧,同時給趙府和另外幾位結交甚好的夫人都寫去請帖,既然婆母想與人結交,人多點更好。”

黎氏點頭,高興了,她看了看喬家三姐妹,於是說道:“那我老婆子也不打擾你們三姐妹敘情,我這就走了。”

“婆母,身邊這位是新買來的下人?”

喬寶瑩看向黎氏身邊穿著一身檀色下人衣裳的婆子,這人太過面生,蘇辰不會管府中事務,她也沒有安排,相信鄔總管也不敢安排,那麼只有黎氏自己找來的人?或者別人送她的人?可是黎氏在平江府並不認識誰。

黎氏一聽,有此心虛的說道:“是我叫人從牙市新買的劉婆子,平時府中下人少,兒媳婦送的下人我都叫他們回來了,反正兒媳婦身邊也沒有下人的,多不方便。”

劉婆子再次朝喬寶瑩跪下,臉上有些忐忑不安。

喬寶瑩目光淩厲的朝那劉婆子看去一眼,接著收回目光看向黎氏,點了點頭。

黎氏便高興的帶著劉婆子走了。

喬三和喬六看向喬寶瑩,喬六說道:“我當初真不想帶你婆母過來的,可是她非堵著我,還尋死覓活的,我怕真的惹出事端來,再說你婆母在村裡頭,很受人尊重,個個都叫她老夫人,雖然也有人背後對她不屑,但還是不敢明目張膽。”

“這些年若不是蘇家族長管制,我想你婆母怕是要成為村裡的一霸了,現在到了平江府,我瞧著她反而老實了。”

喬寶瑩點頭,“我婆母的性情我是知道的,這麼多年了一點也沒變,當年她的所做所為我也是知道,眼下對我們好,因為不窮了,這麼多年窮怕了,現在不窮了,她似乎挺知足的,這樣也好,慾望不高的人反而很單純。”

喬三也點了點頭,“九兒說的對,我在燕北的時候與這些夫人們相聚,有點鬥智鬥勇的感覺,跟前日你們遊山玩水一樣,所以我都不太喜歡跟這些人打交道。”

看來各地都一樣,還是喬六好,管著自己的小日子就好,如今生意越做越大,小媚兒又這麼聰明,將來小侄兒再送去讀書,以後送到她身邊養一陣,讓蘇辰幫忙指點一二,以後怎麼說也會走上仕途,這樣的話他們夫妻兩人也有了盼頭。

三姐妹聊了一個下午的天,蘇辰這兩日沒有回來,第三日回來,原來是下午休沐,他不必去府衙。

而蘇府請宴的時間是婆母定好的,正是蘇辰回來這一日。

大清早的去找婆母,黎氏看到喬寶瑩,連忙說道:“上次咱們出門的時候,你幫我梳的發式,還有衣裳挑選的都不錯,今個兒不然也幫我打扮打扮。”

喬寶瑩應下,上前幫她打扮。

黎氏對著鏡子看著她,說道:“以前的事咱們也不提了,說起來我來了平江府後,看到你進退有度,處事不驚,當真與當初的喬九不同了,在外頭開了眼界,兒媳婦也很不錯,學得快,會抓主意。”

“你大嫂可就沒有你大度,她還是當年那個計較的小媳婦,這麼多年,生意也越做越好,一家四口吃喝不愁,在林源縣因為蘇辰的關系,一家人都很受人尊重的,只是人不大氣,幹不成大事的。”

“還是我二兒有眼光,娶了個媳婦,心靈手巧的,二兒媳婦,不怪婆母嘴巴快,其實我最盼著的還是你跟蘇辰能生下孩子,二兒媳婦你什麼都好,真的,我也看明白了,你這樣的人才能幫著我二兒,只是二兒這一脈不能斷了根。”

“你有沒有想過給我二兒納房妾室,到時妾室生下了孩子,你再抱養過來,接著把妾室發賣出去,這事兒不就解決了?”

黎氏的眼神透過鏡子試探的看著喬寶瑩。

喬寶瑩手中動作一停,目光朝一旁恭敬站著的劉婆子看去一眼,接著又給黎氏梳理發髻,說道:“婆母,此話可是劉婆子說的?”